洪武旧事,对人性的压抑和催残极为严重,一直到明中期之后,管制渐松,思想开放,同时海禁也开,民间逐渐富裕,民气蛮是昂扬。
所以有无数的话本小说,甚至不乏色情者,在这个时期大量出现。
这也是人对性灵的追求,对苛政的不满,而以色情的手段来攻击或是影射政治,在当时流行,就算数百年后,也并不希奇。
这一场张佳木主导的大改革,在南方引起了一场提前百年的思想开放的浪潮,就他自己来说,也是从来没有想过的副产品……
……
当然,就当时来说,更多人的关注点还在于这几项改革的自身。能不能顺利的核定官员数字,比如把一些八品或九品官就改成吏员,而吏员除斗食之外,百石的吏员就等于原本的从九品官,领取俸禄方面,怎么领取,如何改良以往以实物或是宝钞抵俸的无理做法,怎么统筹实物发放的地点或仓储,这都是极为头疼的事。
在京的文官,现在还没有确切的数字,不过总在三千人以上。再加上数万的吏员,一年发放的俸禄全部实发为粮食的话,当在百万石以上。
这些粮食,以现在京师的供应倒是完全供应的起。毕竟江南每年由漕运运进大量的粮食到京师,原本是一年四百万以上的额子,后来粮食多到吃不完发不光,通州一带的大仓库积了几年十几年的粮,都腐败至不可食用,浪费太多。
就算是现在,折了两百万石的粮,改成一年一交进的一百万两的金花银,京师运来的粮食还是发不完,每年都会浪费掉大量的粮食,通州和京师附近的几个大粮仓,平时常年收储的粮就在三百万石左右,这么多粮,又是年年有补充,用来发俸禄是足够了。
当然,这些粮也不能全部用光,从唐到宋元明清,政治首都都并没有建在经济发达的地方,其实唐中期之前,长安一带丰饶富裕,用来供应朝廷和养活府兵的土地还是绰绰有余。但后来就不成了,地力用的太尽了,到武后执政的年间,就不得不至洛阳就食,天子和百官要靠这种办法来吃饭,一则是照应民力,二来,也是一个帝国政治中心不能自给自足的尴尬境遇。
到了明朝,情形却是更加严重。北方的粮食用来供应边军和自给自足,加上养活那些亲藩和地方官府就已经较为吃力,象直隶和河南、山东一带尚好,到了山西、陕西、延绥、甘州一带,就需要年年运粮过去了。
至于京师,有着超过百万的人口,这种超级大城市想要有自给自足的粮食供应当然是痴人说梦,所以只能在年年动员超过百万的人力,由江南一带就是人推肩挑,然后由卫所军人组成的漕军一路北上,运到通州为止。
每年都是这么着,所以在永乐年间就有海运的呼声。
可惜,当时的技术和思想远没到达能海运的程度,就算是在几百年后,技术够了,人心却仍是不够,拖了好几十年,才勉强把这种劳民伤财,看似给了几十万人工作,但却是无意义的浪费的漕运给停掉了。
京师如此,而在开中法没有被破坏之前,边境的粮食也能供应如常,就是用这种办法,大明维持了京师的平稳和边关的安全。
所以京师储粮用来发放俸禄,首先皇帝这一关便不怎么能过的去。
……
“朕一年收进百万金花银,但现在各处都是进入出多……”在乾清门,算是比较正式的召见,张佳木站在下首,皇帝坐于御椅之上,四周是一群穿元青色长袍,白靴笼冠持铜头拂尘的太监。
在张佳木的身侧,则是大学士礼部尚书李贤。
象这种一文一武搭配着的召见,在皇帝这里已经是好多回了。毕竟,张佳木现在的权势已经在实际上超过了永乐年间的纪纲。而在纪纲当权的那些年,连李景隆这样的纨绔国公都不被纪纲放在眼里,连赵王和汉王的储位之争,纪纲都置身其中,游刃有余。
张佳木不愿显的太嚣张跋扈,但无论如何,现在是他在主导一次大变革,而就皇帝来说,现在帝国的情形也确实是叫人头疼的……无论如何,财政上就是足够叫皇帝觉得难堪,并且只能问计于眼前这两个最亲信的文武大臣了。
“府库钱粮,入少出多……”皇帝继续说着:“并且,军官之俸,一季需关俸银十四万两,何以为继!”
说到这里,皇帝看一眼张佳木,用颇感无奈的声音向着张佳木道:“卿主持加俸一事,百官赞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