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得去,所以赵小雅闻言也就不置可否地点点头,而夏云杰见状当然识趣地道别离去。
……
金露啤酒公司位于江州市北港区一个已经算是市郊,叫三宝的镇上,以前是一家乡镇企业,属于集体企业,但后来因为经营不善,年年亏损,镇领导就把金露啤酒厂给承包了出去。
接手的便是赵小雅的父亲赵元彪,那时刚好九零年。
在国内有一种很奇怪也很普遍的现象,很多集体或者国有企业年年亏损,但一旦转为个人承包以及最后转变为民营私营企业,由私人经营时往往会转亏为盈。娃哈哈集体就是一个特例。娃哈哈的前身不过只是一个校办企业厂,算是集体企业,宗庆后承包时,那厂子又小又破,如今娃哈哈却发展成为了全球第四大饮料制造商。
当然赵元彪没有宗庆后的雄才大略和运气,没有把金露啤酒厂发展成为闻名中国的知名啤酒品牌,但在赵元彪接手金露啤酒厂的那个年代,啤酒生意真的很好做,也是中国啤酒行业发展的黄金阶段,居有关部门统计,在1990年,中国啤酒产量是670万吨,居世界第26位,但在1998产量却达到1987万吨,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啤酒产销大国。那时人们对于啤酒的品牌和质量没多少要求,竞争也少,只要肯跑,绝对不愁卖不出去。
不过很可惜,赵元彪当时虽然有胆魄承包甚至后来直接收购了金露啤酒厂,赚到了不少钱,但却没有抓住时代契机,乘机发展壮大。等他意识过来时,啤酒这个行业已经进入了一个竞争激烈的年代,中小啤酒厂不断被大啤酒厂兼并,成为啤酒集团公司下面的一个生产分厂。金露啤酒厂如今也面临着要不被兼并要不被排挤出市场的两难境地,日子极为难过。
金露啤酒厂是赵元彪十多年的心血,他当然舍不得转手,最近两年也花了不少心血和金钱在产品质量、包装以及销售拓展方面。但奈何如今市场竞争激烈,小企业越来越难生存,市场销量却是没有任何起色,若不是金露啤酒厂在江州市本地还是有一定市场竞争力,恐怕金露啤酒厂已经陷入了亏损境地。饶是如此,随着外来大品牌,以及人们对品牌越来越看重,金露啤酒厂在本地的市场份额也不断缩减。
有句话叫“屋漏偏逢连夜雨”,金露啤酒厂本来连老本营也快守不住时,偏生原来负责江州市本地啤酒销售经理竟然带着好几个销售员突然跳槽了。销售经理和销售员可是直接掌握着销售客户的关键人物,他们一跳槽直把赵元彪急得头发都白了许多。就是在这时,张文斌进入金露啤酒厂,并且因为他熟悉江州市市场,又有过一个省地区销售副经理的经验,病急乱投医下,赵元彪重用了张文斌,任命他为江州市的销售经理。
这些当然是夏云杰后来才了解到的,此时他正骑着自行车往金露啤酒厂赶。
三宝镇在郊区,隔徳雅小区还是有一段距离的,骑自行车差不多要一个小时,好在夏云杰体力好,区区一个小时的自行车运动对他而言还真是毛毛雨。
差不多骑了一个小时,夏云杰远远便看到了一个坐落在山脚下的厂子。
正对着厂房大门的是一幢五层楼高的黄色办公大楼,大楼面前是一片空阔的停车场。停车场上只能看到三四辆小货车和一辆叉车。那辆叉车正不急不缓地把一箱箱啤酒从库房中运出去然后放于小货车上。
“云杰!”夏云杰快到厂门口时,听到后面有人叫他。回头一看,却是张文斌一手拿着豆奶一手拿着包子,正一边走一边吃着往厂子而来。
“张经理早。”夏云杰见张文斌到了,下了车叫道。
“咦,看来你小子上道挺快的,知道改口叫经理啦。不过这里没其他人,没那么讲究。”张文斌见夏云杰改口叫他张经理,不禁两眼微微一亮夸道。
“呵呵,以后只要是工作时间,我都叫你张经理,这样就能公私分开,不会搞错。”夏云杰道。
“随你。对了,你现在还住在徳雅小区吗?那里隔这里骑车至少要一个多小时呢。要不干脆搬到这边来吧,这里是郊区,房租便宜,离上班的地方也近。”张文斌眼里闪过一抹欣赏之色。他虽然看在当初两人合租的份上招了夏云杰,嘴巴上也说得好听,但说到底他还是觉得夏云杰这个人比较实在,这才会卖他人情特意招了他。否则夏云杰要是吊儿郎当,一看就不是个上进的人,张文斌才不会傻到招他来啤酒厂,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如今看来,夏云杰还是挺上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