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公爵位尊贵,太祖封的国公能安稳世袭到现在,真的不多,可吴朝风俗,国公再尊贵,没有实职,也是枉然,就像曹国公祖上还曾尚过公主呢,现在不也得夹着尾巴做人?吴朝风俗,实权才是实实在在握在手里的东西。
因而,安国公张宁的爵位比程墨高,但连闲职都没有,空有一个袭自父亲老安国公的爵位,在程墨这等皇帝跟前的红人、朝廷中的重臣面前,便有些不够看,加上他习惯奉迎人,拍起程墨马屁来,那叫一个自然,丝毫没有自己位尊爵高的觉悟。
张清回家一说,他立马跑来向程墨道谢,顺便把此事敲定下来,省得儿子不懂事,还真“考虑”起来,万一考虑来考虑去,把丞相长史给考虑没了,那就连哭的地儿都没有啦。
长子袭爵,幼子仕途得意,安国公走路都带一阵风,心情如三月春风,舒爽得不行。
“伯父来了,快请坐。”
程墨放下手里的公文,走到一侧的沙发边,示意安国公坐。这是要闲聊的样子了,安国公笑容更盛,眼睛成了缝。
他匆匆而来,可不代表空着手,坐下之前,先把一个精致的黑檀木盒子放在几案上,道:“丞相啊,十二郎承蒙您成全,您可别跟他客气,该教的时候教,该骂的时候骂,该打的时候不要手软。”
这话说得程墨瀑布汗,道:“伯父说笑了,十二郎只是缺少处理政务的经验,只要用心,什么学不会?”
勋贵子弟哪个是笨蛋?这些人起点比普通百姓高得太多,从小耳濡目染的都是权谋之道,真要谋划起来,哪会差了?
张清平时性子冲动,一言不合便先打一架再说,可是管理供暖所这些天,事无巨细一一过问,手下工匠民夫几千人,何曾出过差错?可见无事便罢,有事他是能挑起来的,要不然程墨也不会任命他。虽说有举荐信则可,不需参加科考,但也要量才而用才是。
哪个父亲听别人夸奖自己儿子会不高兴?安国公一听程墨这么说,脸上的褶子如菊花盛开,嘴都咧到耳根了,抚须道:“还须丞相多多教导。”又和程墨商量:“由杜子牧杜老先生举荐可好?”
杜晴是当世大儒、昭帝帝师,桃李遍天下。下个月院试即将举行,自实行科举制后,杜大儒越发炙手可热了,如果由他举荐,既显得张清有才学,又应景,最好不过了。安国公交流广阔,要求一封举荐信的话,大把的人选,不过他在来的路上想来想去,都觉得任何人都不及杜大儒有面子。
程墨欣然道:“可以啊。”
只要你能让杜晴写举荐信,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杜晴是真正的大儒,学识渊博,品德高尚,严于律已,对昭帝忠心耿耿,简直可以媲美圣人了。他轻易不与人写举荐信,除非那人确实是他的学生,而且品学兼优,深得老先生欢心。这两点,张清半点也挨不上。
看安国公信心满满的样子,程墨有些纳罕,不知他何以如此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