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出现了一条通往旁边的岔道,古姆耶夫小声地对索科夫:“从那条岔道开过去,就能到达我原来工作的皮毛加工厂。”
当装甲车驶上岔道,远离正在行军的德军大部队时,全车的人都不约而同地长嘘一口气。克里斯多夫苦笑着说:“刚刚那么多德国兵从我们的身边经过时,我的手里都捏着一把冷汗,心想要是被德国人发现,我会立即毫不犹豫地开枪。打死一个够本,打死两个有赚……”
索科夫为了活跃车里的气氛,有意对古姆耶夫说:“古姆耶夫同志,我想你也看到了,我们这里是冒了多么大的风险,待会儿要是到了地方,却没有找到我们想要的裘皮衣服,那就真的亏大发了。”
“放心吧,指挥员同志。”古姆耶夫红着脸说道:“我向你们保证,不管能否进入毛皮加工厂,我都不会让你们白跑一趟的。”
听着古姆耶夫说话如此有底气,索科夫又不禁开始猜想:古姆耶夫是不是自己偷偷在什么地方,提前藏了一批衣服,否则他不敢说出如此有信心的话。
装甲车又向前开了一段距离,前方出现了一个小村庄。古姆耶夫没等索科夫问话,就大声地说:“不要进村,从村外绕过去,很快就能看到那个皮毛加工厂了。”
绕过了村庄,众人果然看到前方有一个被红砖墙围起来的加工厂,可能是为了防止有人进去盗窃,上面居然还有拉着铁丝网。没等车开近,索科夫的心里就明白,要想到加工厂的仓库,去把那一百多件裘皮木墩拿出来,简直比登天都难。
可能是德军某一级指挥机关,看中了这个加工厂,便将这里改成了一个指挥部。除了厂门入口处有横杆、沙袋工事外,墙外还有两组牵着军犬巡逻的德军士兵。
车距离厂门前二三十米处驶过时,索科夫问萨莫伊洛夫:“少尉同志,你觉得这里是德军什么规格的指挥部。”
“屋顶上有四根天线。”虽说装甲车从厂门前驶过的时间很短,但萨莫伊洛夫还是观察到了不少有用的细节:“院子里停着两辆小汽车和几辆三轮摩托车。以我的估计,这里至少是一个师级指挥部。”
“什么,这里有一个师级指挥部?”克里斯多夫听到这里,忍不住眼前一亮,随后向索科夫建议说:“旅长同志,既然我们已经到了这里,不如冒冒险,开足马力冲进去,端掉德军的这个指挥部。”
索科夫没有说话,只是伸手在克里斯多夫的额头摸了一下。随后说道:“中尉同志,我看你没有发烧,怎么在说胡话呢?”他轻轻地哼了一声,补充道,“你以为德国人的师部,是那么好打的吗?你也不看看,我们才几个人,去进攻有近百人把守的指挥部,那就是去送死,明白吗?”挨了索科夫批评的克里斯多夫,只能乖乖地闭上了嘴巴。
而一旁的萨莫伊洛夫则点着头说:“旅长同志判断得很准确,根据加工厂的面积来分析,德国人的警戒部队,至少有一个连。别说我们乘坐的是装甲车,就算开的是坦克,也不见得能攻进去。”
“唉,真是可惜。”索科夫扭头看了一眼越来越远的加工厂,无比惋惜地说:“真是没想到,德国人居然把这里当成了指挥部,看来我们要想进去取木墩的计划,是全泡汤了。”
“指挥员同志,”古姆耶夫听索科夫这么说,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说:“其实我在别的地方,还藏着一部分木墩,准备给游击队用的。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可能很长时间不能再回部队了,所以我觉得将这些木墩都送给你们。”
索科夫得知古姆耶夫真的私藏了一批木墩后,不禁喜出望外,连忙追问道:“古姆耶夫同志,不知那些木墩如今在什么地方?”
“就在刚刚路过的小村庄里,我藏在了村东头的一个老太太家里。”古姆耶夫对索科夫说:“装甲车不用掉头,继续往前开。过了一条小河之后,向右转,沿着路开下去,我们就能回到刚才的那个小村庄。”
等装甲车按照古姆耶夫的指引,回到小村庄的东头,停在了村口。见车停稳之后,古姆耶夫对旁边的克里斯多夫说:“这位同志,麻烦你扶我下车。”
克里斯多夫和萨莫伊洛夫一左一右,搀扶着古姆耶夫下了车。古姆耶夫朝不远处的一间木屋一指,说道:“就是那家。”
几人来到屋子前面,古姆耶夫用手推开虚掩的木栅栏门,脚步蹒跚地走了进去,随后有气无力地喊:“吉娜,吉娜在家吗?”
“谁啊?”随着古姆耶夫的喊声,从屋里传出一个苍老的声音。
“是我,古姆耶夫。”古姆耶夫连忙回答说:“吉娜大婶,我今天是专门来找你的。”
房门打开,从里面走出一名壮得像头牛似的老年妇女,她看到院子里站了一群德国人的时候,不禁被吓了一跳。好在古姆耶夫及时地招呼她:“吉娜大婶,是我。”
吉娜大婶听到熟悉的声音后,仔细地将古姆耶夫打量了半天,才认出对方的确是古姆耶夫,不由吃惊地问:“我说古姆耶夫,你怎么穿的是德国人的军服?”
“我们在执行特殊任务。”古姆耶夫简短地交代一句后,又接着说:“吉娜大婶,我们今天到这里,是为了取走上次存放在这里的木墩。”
吉娜大婶听到古姆耶夫这么说,摆了一下头,说道:“由于德国人经常到村里来,我担心衣服被他们发现,便藏在了柴房里。你们跟我来吧!”
吉娜带着大家来到了柴房门口,她扭头对古姆耶夫说:“衣服就在那堆劈柴的后面,你们自己动手拿吧。”
古姆耶夫等吉娜说完之后,扭头冲着索科夫说:“指挥员同志,您都听到了吧。衣服就藏在劈柴的后面,您可以让您的部下去搬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