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卫队的将士们在得知王大人带着五万人,前去阻拦辽人前来偷袭的大军,如果失了踪影。
说好听是失了踪影,说不好听,其实就是不知生死。
将士们全围了上来,纷纷提出,“大将军,让我们去寻人。”
宁广义道:“大将军,末将带一队人去寻找王大人和风将军的下落。”
冯怡强压着心中的焦虑,思考了一下,她看向木东,安排,“你带着一队你们的人去寻,问清楚物质大军朝着哪个方向而去。”
“好,在下立刻就去。”木东抱拳行了一礼,双转招手,“地队和屠队跟我去二十人。”
“是。”有人应着,接着是一群人在奔跑。
木东翻身上马出发,虎猫静静地坐在马鞍上。
二十多人紧紧跟在木东身后,前来报信的人追上木东,对他指着路,“听说是在半路遇上,一路往河边追杀。”
“驻军也出了大军,杀了不少辽人。”
“看样子,王大人和风大人是在追杀辽人将军时失了踪影。”
木东心生担忧,辽人的地势十分复杂,有雪山、有草原、有冰川、有无人敢去的荒原之地。
万一,王大人一队人被辽引入荒原之地,哪怕不是被辽人所杀。在迷路后,极易被野兽攻击,夜里还容易因太过寒冷,而抗不住而出事。
自从王宣失踪的消息传来,冯怡看似平静,同平常无异,但她身边的几人十分清楚,大将军现在急火攻心。
冯怡面对端来的食物毫无胃口,常在帐篷里发着呆,双眉紧蹙,一双眼睛透过帐篷望向东边。
晚上,她彻夜难眠,辗转之间,她嘴里发出轻轻的抽泣。
冯怡生恐从此失了王宣,那样,她便是拥有全天下,也再也没了快乐。
她偶尔会翻身坐在床上,默默祷告,“菩萨保佑,要是阿宣平安归来,信女为菩萨建一座寺庙。”【1】【6】【6】【小】【说】
听月和抱月、胡敏几人见大将军寝食难安,她们也默默着急,比平日更加尽心地伺候着冯怡。
无论冯怡多么着急,现在她只能在军营里等候消息。
她一边要等候辽国的可汗能顺利上位,辽汉两方签下协议,未来的边关,才有可能安稳一些日子。
她另一边焦急地等着,有人寻到王宣的踪影,日夜盼着有好消息传来。
七月初七那天傍晚,木东一行人骑马飞驰在回边关的路上。
三更时分,他们一行人赶到了两支大军发生大战的地方。
那是在离边关十里地的位置,西边有一处森林,从现场来看,王大人带的军应该在路上,摆上阵攻打着在森林处的辽人大军。
森林四处是燃烧过的痕迹,还有不少辽人的尸首洒落在四处。
这极可能是辽人不敌退兵,王大人带军追了上去,所以还没有来得及清理战功。
木东问怀里的虎猫,“从哪条路去寻人?”
虎猫身子弓了起来,它的头冲着西边喵喵直叫。
“从这条路走。”木东指着虎猫头朝着的方向。
大家默默提马行向了一条通往森林深处的崎岖小道。
他们不能点火把,防止引来逃散的辽人偷袭,他们借着微弱的月光,慢慢向前行。
一路上,都能看到有辽人的尸首,辽人或是死于箭下,或者是被烧死。
就这样,一行人一直穿过森林,直行到一条河边。
众人在岸边查看了一下,发现往下行十来步的距离,有一条很窄的木板桥搭在河上。
大家站在木板桥前,不知要不要过河。
“分两队,一队往上搜找一里,一队往下搜找一里地,然后再回到此处。”木东将人分为两批寻找。
两队人听令上下寻了一里的,震惊地发现,在森林内外,小河旁边留下数不清的马匹。
仔细查看后,发现有的马匹是汉大军使用的马鞍。
这说明,无论是王大人带的大军,还是辽人大军,皆在此弃马过了桥。
“两边大军都将马弃了,从这里过的河。”石大蓝将查看后得出的结果告诉了木东后,接着问,“怎么办?我们也要弃马过桥?”
大家眼睛看着缓缓向下流趟的小河,石二蓝很不解的问道,“看这水流,马能趟过去,他们怎么将马弃了过河?”
木东想了一下道:“有两个可能,一是辽人骑马过河,怕被王大人他们在岸上攻击,他们想快速冲过桥去,把桥断了,能阻断汉大军的追杀。”
“二是,这水流根本不像看起来的那么缓,辽人只能弃马从桥上逃。”
他这一番分析,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屠龙队的人都纷纷同意。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