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有的州县雨水充足,暴风骤雨一来便是好几天。
胡州城的雨水最多,从八月初一直下了有十来天,雨停后,城外的河岸露出了一块长着青苔的石头,上面居然刻有字。
捡到这块石头的人,是斗大字不识的农户,他拿给人看后,才知道,上面刻着的字是:赵家江山人取之。
此事在胡州慢慢传开,知府风大人得知此事后感觉不妙,怕是有祸要降临到自己身上。
他叫手下去拿到那一块石头,叫人来研究了半天,是否为人故意伪造,结论是,从这块石头破损的程度来看,起码有千年历史。
风大人十分慌乱着急,无论这事被传到皇上耳朵里,还是被姓任的人知道,对他绝对不会有好事。
风大人忙叫来师爷商议,师爷建议,“大人,这件事您给皇上上道密折,隐瞒不了。”
“可是,太傅那里……”
师爷忙打断风大人的话,“大人,上面没提是太傅。”
风大人呆愣了半晌,他无计可施,只得按师爷的话,悄悄上了密折,由人快马送回了京城。
刘武在石牌显出来后两天,他就知道了此事。
胡州府衙里有官员用最快的速度,将这事报给了丞相知道。
丞相将这事告诉了刘武,还问:“武儿,这话是什么意思?”
刘武摇着头,表示不懂。
他看着这位名义上的父亲,实则是叔父的人,暗暗发笑。
这时候,他才真正知道,自己的这位父亲,很聪明。
丞相怕是也猜出来,刘武也不似看起来那么老实。
刘武经常给他一些资料,全是官员的秘密,朝中,经刘武递他资料,由御史弹劾的官员有好几位了。
他甚至在心中怀疑,冯伸的死同任穹无关,同刘武有关。
这让丞相感觉,如果真是这样,他可以安心了,兄长留下了一位能干的儿子。
刘武很快就来到了五宫信坊的密室,五人坐在一处,他说了此事,问:“这件事要不要叫驸马告诉陛下知道?”
其他人都看着冯怡,听她的意思。
冯怡摇头,“不能,这件事除了知府上本告之皇上,谁也不能去提,谁先提,就会被人怀疑是他做的手脚。”
孙玉问:“我们只能等?”
“嗯,等。”
他们几人等这一天,等了很久。他们悄悄叫人,在几个州县的河里,埋下了刻着字的石块,计划由陌生人捡到,再传扬开来。
如今,他们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几人听冯怡的话,继续耐心等着。
皇上也收到了这道密折,他看了上面所写之后紧皱双眉,发呆了一会,招手让驸马看了一眼。
袁逍一看内容,吸了一口冷气,“这难道是李淳风留下来的。”
这句话让皇上心中更是惶恐不安,李淳风还曾留下过,‘唐朝传三世之后,女主武王有天下。’
后来果然应验了,唐朝第三代皇帝李治,娶了父亲的小妾武氏,最后武氏做大,成为了一代女皇。
“怎么办?”皇上焦急地轻声问。
袁逍低声道:“等机会。”
“可是……”皇上犹豫着,他还没想出个好办法来,就见识了任穹的手段,有多么的嚣张。
任穹没两天也知道了这件事,他一听这个传言就勃然大怒,“混账,竖子想用这样的办法来害我。”
其实,这句话过早地揭露了他心中升起了念头,让任穹变得老羞成怒。
自打他有几位外室怀上儿子后,他的想法开始变了。
任穹不再想着扶持太子和太孙,毕竟,太孙也不是他女儿亲生的,即便是女儿亲生的,也是冯家的种。
如今,朝堂上没有冯伸压制着任穹,赵正太废材,驸马人年少,只要想法夺了王胜的兵权,这个朝廷完全能再改一次姓。
任穹立刻对任湖安排,“叫一队你的人,去胡州抄了知府的家,将他当众砍首处决。”
任湖一张大饼脸带着惊诧,他不安地问:“父亲,他是朝廷命官,抄知府的家,当众处决,这怕要皇上下旨才可以吧?”
“‘一年州知府,十年雪花银。’到时将抄家得来的东西,全都上交皇上,他爱财,见到抄出来的万贯家财,就不会怪我们。”任穹挥手,“事不宜迟,你赶紧去。”
任穹很担心那些流言四下传来,传进皇上耳朵里,会对他生心忌惮。
若是再查出他有外室怀有孩子,还怀的全是儿子,恐怕还不等孩子生出来,全都要被人给害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