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些工业不强,商业不盛,单单依靠农业生产来增加进项的偏远乡镇来说,没了统筹款,还真是一个大问题。若是仅仅靠着县财政下拔的人头经费,估计能不能维持下去都是两说。严宁最开始主张搞税费改革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很是单纯的认为只要口岸开埠了,这财政自然就富足了,弥补一下乡镇的经费自然是没什么问题。
只是计划没有变化快,税费改革打破了在人们头脑中延续了数千年的皇粮国税的概念,这个噱头实在够大。再结合北江省在全国大粮仓的地位,一步步让严宁的思路发散开来,一举将这个想法上升到马芳河竞争上位的着力点,以此成为了穿插在马芳河执政理念的总线路之中。这一下,对税费改革中存在的乡镇维系坚难的问题,严宁不得不开始正视起来。毕竟北江省不是所有的县市都能像边宁一般,用口岸商税来反哺农业。没有代表性的试点,也必将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如果真是那样,所造成的不良后果,严宁承受指责倒是小事,耽误了马芳河上位,可就成了大问题了。
所以,一方面要推进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业发展;另一方面又要改善乡镇的艰苦条件,破解没钱办事的尴尬局面,成为了严宁在税费改革中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这个问题若是解决不了,税费改革既使不说是失败了,最起码也不似想像中的那么完美。严宁还打算靠着税费改革自下而上推动北江省去除沉弊,凭此推动马芳河去博一个上位的机会呢,自然不会坐视这个问题不去解决。
“严宁啊,我这话说的有点重了,不要有太大的压力,农业税费改革试点不管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这本身都是一次有益的尝试。最起码粮食增产这个事实是实实在在的,足矣证明边宁进行的改革还是有着很大地可取之处……”严宁沉默不语,显然是被自己的提出来的尖锐问题给难住了。林宪国立刻意识到自己的话说的有些重了,严宁能走到这一步已经很不容易了,这又想实现粮食增产,又想让基层单位高效运转,哪有那么多两全其美的事情,凡事有弊也有利,跟粮食增产增收这个最大的优势相比较,所有的弊端则都是枝节末端罢了。自己若是只盯住一点瑕疵不放,实在有些吹毛求疵了。
“没有的,书记,您指出的这个缺点恰如其分。最初我的想法还真像你所说的,乡镇的统筹款由县里列支,作为办公经费再返回给乡镇。也正是想到了您提及的问题,我一直也没将这笔钱下拔下去。而且,我还把榆林东海食品厂引到了三岔口,一方面落实省里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农业链条的通知要求,另一方面就是想着看看三岔口镇能不能借此机会发挥聪明才智,进而创新举措,由输血变为造血,依靠自身的力量弥补这部分亏空……”
于支书投产的稻米加工项目已经开始了试营业,不过任何一个企业都有一个完善管理制度,熟悉生产经营,适应市场,并逐渐发展壮大的过程。既使于支书使用着价值数百万的全电子稻米生产加工机器,也不足以一促而蹴,想要三五天就能见到效益,缴上大把的税费,支撑三岔口镇党委政府全力运转,显然是不可能的。
“这是个大课题,严宁你可要多上点心,积极探索适应发展的新路子,回头咱们在一起碰一下,好好研究研究。否则老百姓的积极性是有了,但基层干部的情绪可就来了,两股绳拧不到一起去,再好的政策也会走歪了……”拍了拍严宁的肩膀,王双阳并没有把责任都推到严宁的身上。既然是试点,目的就是要找出问题加以分析解决,若是什么问题都没有,那么这个试点搞的也就是失败的。所以发现问题不是什么坏事,严宁能将招商引资和发展乡镇企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作为突破口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举措,既使目前没有任何成绩,可谁又能说得准将来的情况呢。
而且,旁观者清,作为从工业城市调来的干部,王双阳能够清楚的看到北江省的工业基础都集中在大中城市,县乡的工业体系可是薄弱的。这种经济体系的不健全,也就造成了县乡财政收支体系的不均衡,使得大部分县级财政基本上处于拆东墙补西墙,乡里财政哭爹喊娘的凄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