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是蔑视的。
一来蜀国是三国之中最为弱小的存在,他们仅仅只占据着益州一个州的地盘,实力不但和魏国比起来有着天壤之别,就连吴国他们也是比不上的,所以吴人对蜀人,历来便是有轻视的念头。
其次吴蜀之间也是有过两次战争的,夺取荆州和夷陵之战,吴国都取得了胜利,自然而然地,吴人对蜀人便有一种心理上的优越感,认为蜀人不过是手下败将而已,根本不屑一顾。
正是因为这种原因,陆抗归降蜀国之后,难免让吴军众将有些泄气,投降谁不好,偏要去投降手下败将,从此要看蜀人的脸色过活,让吴军诸将多有不忿。
但只有陆抗心里清楚,他们降蜀,也迫不得己的选择,别无其他的路可走,总不能向魏国投降吧?
魏国的实力实在是过于强大了,现在吴国的这些残余力量,根本就是无法与之抗衡的,如果不借助于蜀国的力量,灭亡也是迟早的事,对于怀揣着复国梦想的陆抗来说,降蜀只是权宜之计,只有借助于蜀国的力量,他们才有机会驱逐魏军,兴复东吴。
但这是陆抗心中的一个小秘密,知道的人廖廖无几,陆抗根本就不能将这个目标公之于众,所以吴军之中的绝大部分人都是不知道内情的,在他们看来,既然投降了蜀国,那便没有了回转的余地,这完全是一个很难接受的事实。
对于陆抗来说,只靠命令来约束吴军将士显然是无法让他们从内心之中服从的,陆抗暗暗地观察,自从归降了蜀国之后,吴军之中不满、消极、悲观的情绪一直在蔓延着,似乎吴国的这面大旗倒了,吴军的心气也没有了,那怕明面上他们不敢违抗命令,但在私底下,却是腹诽连连,士气低迷。
大战在即,这种情绪是极其威胁的,一支军队倘若连最起码的士气也没有了,那么距离败亡,也就只有一线之隔了。
如何提振士气,凝聚军心,是陆抗一直在思索的问题,其实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杀鸡儆猴,杀一儆百,抓上一两个出头鸟,明正典刑,这样就可以震慑其他的人了。
但现在众军缄默,虽然消极,但却没有人主动来当这个出头鸟,陆抗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总不能随便捉几个人进行处罚吧?
更何况,想要杀一儆百,那就必须要找一个分量重一些的人物,否则找那些无足轻重的角色,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就在陆抗一愁莫展之际,朱乔自动地撞到了他的枪尖上。
朱乔是南郡太守,论官职,论地位,在吴军之中也是分量足够重的,更为有利的是,朱乔这次恰恰是得罪了姜维,如果陆抗将他按军法处死的话,正好可以震慑全军,让他们清楚得罪姜维违抗军令的后果。
所以朱乔之死,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不管谁来劝说,陆抗也早已是心意已决,朱乔非死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