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不比曹太师差,你二舅公就曾经受他的点拨,有半师之谊。
此人脾气相当古怪,常人眼中的博学之人,在他看来不过尔尔,但凡他喜欢或者相中之人,都会竭力助益,你二舅公给他写了信,没成想他竟然应允可以见你一面,所以你要好生准备。
如若能得到他的认可,那么这京中的一切都烟消云散,你跟随此人学习一段时间,即便没有参加科举,那你得到的瞩目,远远高于此刻,比太学的榜首都得到人们仰慕。”
朱孝昶赶紧抹了一把脸,此刻已经完全没了之前的颓废,来回走动了一番,突然顿住脚步,回身看着闻氏,直挺挺给闻氏跪倒。
“孝昶多谢母亲教诲,如此灾祸也对儿子不离不弃,儿子定然好好准备,不负母亲的这番谋划。”
闻氏脸上欣慰地笑了,捧着朱孝昶的脸,一时间看得有些失神,这张脸和朱筠澹几乎一模一样。
抬手拍拍朱孝昶的脸,叹息一声,那样的无奈与疲惫。
“快起来,你是你父亲和我的希望,我们唯一的希望,所以你要尽己所能,抓住任何一个机会,闻家你这一辈的表兄还有表弟,没有一个能立得起来的,这都靠你去蒙阴照付,所以没有任何一件事儿能将你打倒,懂了吗?
有时候想一想,这件事儿也不全是坏事,你早些碰壁摔跟头,对你是最好的历练,这世上就没有什么事儿是顺风顺水,如若特别顺利,反倒要想一下这件事儿真的是表面看到的样子吗?”
朱孝昶点点头,抬眸看向闻氏,今日的母亲与往日不同,没了暴戾和哀怨,反倒说着如此有哲理的话,让朱孝昶不得不重视,他再度朝闻氏叩首。
“母亲说的是,是孩儿暴躁了,不说头悬梁锥刺股,我自是要好好准备的,不知这位徐阁老,是喜欢锦绣文章,还是诗词歌赋,再或者是书法?”
闻氏摇摇头,从怀中掏出一个信封,将其展开,递给朱孝昶。
“这是你二舅公发回来的一封秘信,这位徐阁老去了昌平州的顺义县,他的儿子孙子,都没有入仕,全部开坛讲学,过两日回来。
根据你二舅公的了解,这个徐阁老不喜华丽辞藻的锦绣文章,反倒喜欢和大儒或者学子攀谈政事,尤其是一些新奇的看法,这个是他最喜欢的,所以虽然他人不在朝堂,朝堂的事儿却可以了如指掌。”
朱孝昶想了一下,随即抿唇点头。
“如此说来,也不喜欢华美的诗词歌赋了,一个文人有着武人的雄壮胸襟,看来他对马政,还有当今朝局,有着独到的见解。”
闻氏笑了,欣慰地拍拍朱孝昶的头。
“还是孝昶聪慧,行了我让人将你的蔚竹堂打扫一下,这些小厮照顾不得力,我全给你换掉了,新找的书童还有小厮都等在外面。
无论发生什么事儿,主子的架子端起了,想要爬的高,你就要学会不表露情感,无论对下人的赏识,或者是对女子的喜爱,这些只能成为你的弱点。”
朱孝昶虽然还有些不甘,不过他也知道母亲做得对,之前身边照顾的侍女,虽然给他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快乐时光,也让他成为京城的笑柄。
确实就如母亲所说,不要授人以柄,将自己弱点展示被别人,这是自寻死路,或许就要藏得深,足够坚强,足够强大。
“母亲说的是,儿子知道了,今后会越来越强大,保护母亲还有闻氏一族,我知道这些人的荣辱富贵今后都要靠我。
至于与徐阁老的见面我不怕,朝中的邸报我全都看过,没有一次漏掉过,对于徐阁老这样的人,我知晓他想听什么,母亲勿要担忧,之后看我的!”
闻氏松了一口气,“对,之后看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