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拒绝,我们也是考虑到了的。三日后,我们再一次联合百官入宫劝进,诸位以为如何?”
刘伯温、荀彧、荀攸、田丰、郭嘉、寇准、司马懿和诸葛亮等人纷纷表示赞同。三辞然后接受,天下人就会知晓唐王的谦德,这对一位帝王的声望是很好的事情。
贾诩琢磨了一番,道:“我王英武、睿智,万民真心敬仰,千古不曾有。也只有上古时期的三皇五帝,才能与我王的声望相提并论。咱们只是简单的朝会劝进,恐怕配不上我王在百姓心中的威望。”
大家闻言思索起来。
贾诩摸了摸花白的胡子,眼底满是笑意,又说道:“我王登基实属必然,凭我王的贤明,武治一定能够恢复汉武时候的声威,文治一定能够恢复文景之时的繁荣。不……一定比汉武,文景时期更加强盛。将来史书上一定会留下我王光辉的一笔,而那时候,只是记录我们简单的劝进,反而是有损我王的英明。”
田丰性子比较急,忍不住问道:“贾诩军师,既然您已经提了出来,那么,您是否已经有了一个主张?”
贾诩始终站着,摸了摸胡子后,语气急促的说道:“各州刺史都在,可以让他们回去一次,号召各州的百姓前来蓟城,咱们一起劝进。”
寇准说道:“对,就是如此。万民来朝,一起劝进,古不曾有。也只有这样大规模的劝进,才能够彰显我王的圣贤。”
荀彧点了点头,说道:“不错,百姓们实心实意而来,大王一定会听从天命民意,顺利登基称帝。”
郭嘉十分佩服的说道:“贾诩军师所想真是周到,非贾诩军师所言,差一点误了大事。”
荀攸也说道:“那么我们赶快起草一份檄文,传于天下万民。”
众人的文采那绝对没得说,合众人之智谋,小半个时辰后,一篇励志激昂的号召檄文就一挥而就。
诸葛亮说道:“我这就去命人找来各州刺史,将檄文传于天下。”
………………
泉州,李翊的龙兴之地。
一位村里的老里正在自己家中召集来各户的户主,老人家岁数很大的,但十分有精气神,说道:“没有唐王,有我们现在的安宁生活吗?”
各户齐声道:“没有!”
老里正又来到家里的粮仓前,打开门后指着里面一囤囤的粮食,大声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咱们这家里竟然有余粮了!咱们这些被大户称为泥腿子的人,能够吃饱肚子了!”
各户激动了起来,喊道:“唐王成为泉州之主的时候!”
老里正有拉过自己的小孙孙,大声道:“是谁让我们识字,给了我们这些泥腿子希望?”
小孙孙和他的小伙伴们挥舞着小拳头,声嘶力竭的喊道:“是伟大的唐王!没有唐王就没有新生活!”
这么一来,百姓们的情绪就被带动起来了,纷纷喊道:“只有伟大的唐王,才是天下真正的皇帝,这就去蓟城,劝唐王登基!”
老里正道:“眼下正是秋收时分,唐王谕令不可误了农时,我等不可违抗,因此各户出一个人,咱们一起凑齐一路上的用度,代表咱们村去蓟城!”
于是,各家各户行动了起来。
整个泉州县,十万多户人,足足出动了十万多人,大家纷纷自备粮食和帐篷棉被,前去蓟城。
不只是泉州县如此,其他地方的百姓也是闻风而动,如今唐王治下的各州郡,飞鸽传书系统已经很成熟了,仅仅是两天时间,这份檄文就传遍了十一州二都护府,各地百姓自发的组织起来,扶老携幼来到蓟城。
半个月的时间,距离蓟城较远的州郡的百姓,还没有赶到蓟城,但是靠近蓟城的幽州、冀州、并州、青州和兖州等地的百姓,却是差不多都到了,足足汇聚了五百多万人。密密麻麻的帐篷,围满了灅水河边。百姓扬言,若是唐王不登基称帝,他们就不走了。
李翊被数百万人包围了,顿时傻眼了。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时候,汉帝刘协终于承受不住来自老百姓的呼声的压力,让杨彪拿出了他早已经拟好的逊位诏书,当众对数以百万计的老百姓宣布。
刘协的做法,让他在老百姓们的心目中留下了一定的好印象,人们纷纷称赞他识大体顾大局。
有了汉帝刘协的逊位诏书,在数以百万的百姓的震天高呼声中,徐茂公等人又一次来到唐王宫劝说李翊登基称帝。
然而,李翊又一次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