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不会造反,而是接受朝廷的安抚,虽然这样会失去军队,也会失去荣华富贵,但应该能够保住一条小命。可是现在,他们举兵造反了,就再没有活下去的希望了。
但李儒也不是好相与的,他指着一群人,大骂道:“你们别傻了,就算是当初接受了朝廷的安抚,你们以为以王允的为人,会给我们活路?那样我们只会死得更快,说不定还活不到现在。如今,出现骠骑大将军进驻长安这样的事情,只能说是天不佑我们。可就算是如此,我们至少可以战死在战场上,这是我们军人的荣誉,也是我们的宿命,死的也算是轰轰烈烈,而不是接受王允的招抚后,死得窝囊至极!”
冷冷的看着有些傻眼的西凉众将,李儒大声道:“现在,你们这群蠢货不应该来找我的麻烦,而是应该彼此同心协力,准备跟北疆军拼死一战,博取最后的一线生机。”
西凉众将一想,现在既然没有了活下来的希望,那就拼死一搏吧,就算是要死,那也拉几个垫背的,也算是没有枉死了。
于是,众人纷纷离开,准备整顿军队,跟北疆军决一死战。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朝廷圣旨来了,赦免董卓所有罪责以告慰西凉将士,并择日于郿坞葬其衣冠。同时赦免李傕、郭汜等西凉叛将的罪责,命令他们就地驻屯,不得再向长安进兵。
跟随圣旨同来的,还有骠骑大将军李翊的命令,留在原地,保你等活命,并且军队也可保留,否则就是死!
朝廷态度的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让西凉众将有些茫然不知所措。要只是天子的圣旨,恐怕这些西凉众将还不会相信,因为最近以来,朝廷做的出尔反尔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可李翊不同,这个男人从来都是言出必行。
在选择死路继续跟北疆军决一死战以及驻留原地得以活命这两个选择之间,西凉众将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后者。
随即,朝廷的圣旨再次到来,任命李傕为左冯翊太守,任命郭汜为京兆尹太守,任命张济为弘农郡太守,另外,樊稠、王方、段煨、胡轸、张绣等人都拜中郎将。李翊为了自己的布局,也是够拼了。反正这些官职都是朝廷给的,又不费他一文钱。
………………
六月初,袁绍带着大军进驻函谷关。
袁绍很兴奋,一路上和沮授、郭图、逢纪等人兴致勃勃地商谈着如何尽快让关东和关西恢复生机。
关西由于连绵不断的战火和灾祸,早已十室九空,百姓们不是死了,就是逃亡他乡避祸去了。而关东的百姓早在去前年就被李翊下令迁到河东,此处更是人迹尽绝。两地荒芜人烟,袁绍要想迅速恢复两地过去的繁华,几乎是痴人说梦。
袁绍兴高采烈,沮授、审配、郭图三人却忧心忡忡。北疆军主动放弃关西,以匪夷所思的速度撤退,可见骠骑大将军李翊早有撤出关西之意,他已经准备好了一切,就等着救出天子,全身而退了。天子此刻一定在李翊手上,不久,李翊就可以象董卓、李傕一样,挟天子以令不臣了。这对袁绍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但袁绍毫不在意,对天子的下落更是不闻不问。
沮授把自己的担忧对审配说过多次,他想提醒一下袁绍,尽早做出对策,以免将来受制于河北,但审配制止了他。袁绍如愿以偿拿下关东和关西后,霸业已初见规模,此刻心情愉悦欢欣,很难听得进劝谏。
而且,袁绍如果要制定对策,无非就是重建皇统,这对袁绍霸业的巩固没有任何好处。
第二天,陈琳、许攸、淳于琼率军前来会合。
袁绍率军离开冀州到现在大约三个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大军先后占据关东和关西,莫定了王霸之业的基础,战果辉煌。
陈琳和许攸等人先恭贺了袁绍,然后许攸马上询问关中现在的情况。审配就把打听到的情况大概的说了一下。
许攸神情顿时凝重,非常遗憾地连连摇头,说道:“如此说来,李翊在最后一刻,还是勤王成功了。”
袁绍笑容一僵,脸上马上露出了些许的不满。许攸说这话的口气让人听起来很不是滋味,好像北疆军打了胜仗,自己打了败仗一样。北疆军虽然救出了天子,但他们先是败出关东,后来又丢失关西,在连遭重创之下实力已经大损。这一仗,自己打赢了。(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