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威胁,隋统治者要实施对南方的有效统治,贯通南北运河势在必行。
同时,北部边境少数民族政权对隋亦是大患,隋王朝派出大量军队驻扎边境,这些军队仅靠屯田是不够的,必须依靠江淮和中原粮饷供应。路途遥远,开凿运河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隋以后的历朝历代,至清朝后期,无论是大一统时期政权,还是分裂时期的政权,都注重运河的疏凿与完善,其动机无外乎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充分利用运河漕运。
以运河为基础,建立庞大而复杂的漕运体系,将各地的物资源源不断的输往都城所在地,成了中华大地统治者主要手段之一。
运河的修复改道,其缘由亦是现实中运河常常的淤堵以及不同政权的都城位置变化。至元代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明、清两代京杭大运河成为南北水运干线。
运河是由统治者主导开凿整修而成,统治者们集合庞大的人力、物力开凿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漕运。运河是为了实实在在的漕运目的而生的,漕运是封建王朝的生命支持与动力供应系统,维持王朝的生命延续。
由于海运的海盗、风浪等问题难以解决,在漕运史上运河水运是主要首选方案。开凿运河是一件名符其实的功在当代、利在万秋的伟举,对修造者而言,其功效时隔不久就能显现,给王朝带来举足轻重的影响。所以历朝历代有见识的统治者都非常重视运河的修造。
京杭大运河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胥溪、胥浦是大运河最早成形的一段,是运河的萌芽时期,相传是以吴国大夫伍子胥之名命名。
当时统治长江下游一带的吴国君主夫差,在吴国早已攻克楚国、越国之后,挡在他面前的只有齐国,夫差为了北伐齐国,争夺中原霸主地位,他调集民夫开挖自今扬州向东北,经射阳湖到淮安入淮河的运河(即今里运河),因途经邗城,故得名“邗沟”,全长170公里,把长江水引入淮河,成为大运河最早修建的一段,运河就是为水上运输而生的。
至战国时代又先后开凿了大沟和鸿沟,从而把江、淮、河、济四水沟通起来。
吴王此后在艾陵打败齐国。前482年,在黄池率精锐大会诸侯,与晋争霸,结果吴国被越国偷袭所灭。
夫差虽然身死,但是他留下来的不仅有扬州的雏形,而且这些运河至今仍在使用。
而秦始皇在嘉兴境内开凿的一条重要河道,也奠定了以后的江南运河走向。据《越绝书》记载,秦始皇从嘉兴“治陵水道,到钱塘越地,通浙江”,运河及运河文化由此衍生。
大运河开掘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漫长的岁月里,经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最后一次的兴修完成才称作“京杭大运河”。
在汉末时期,京杭大运河已经开挖了不少河段。甚至,在大唐立国之后,为了方便南北运输,李翊在前些年间,就在国内征发不少人开挖运河,最多的当然是东倭人。
因此,李翊一开口,关羽就领会了他的意思。
李翊说道:“不错。异族仆从军掠夺财富甚多,我意令马超、陈庆之分出部分财货,在安息国内招募青壮,加上安息俘虏,赶往加沙城,主持开挖河道。”
关羽说道:“不知河道宽度、深度、距离各是多少?”
李翊说道:“在地中海和红海之间,有一处峡谷名唤苏伊士地峡,此地乃二海之间最近的地方,距离约有四百里。需要勘察明白,分段进行。至于宽度深度,我大唐海军战列舰顺利通过即可。”
大唐海军的核心力量是战列舰,如果没有战列舰,大唐海军的威力将骤减七八成,因此,李翊才有了这么个决定。
关羽说道:“绵延四百里,非一日之功可成。”
李翊说道:“自红海通地中海周围,尚有一个国家叫埃及,此国已经臣服罗马,阿拉伯半岛居民,以部落形式群居,臣服安息。云长可率大军前往,招募埃及、阿拉伯青壮为我所用。埃及人若不同意,必然纠合罗马人阻止,云长到时可以见机行事。安息国内,我令马超、姜冏、陈庆之三人率数百万仆从军青壮骚扰罗马,令其无力援助埃及。”
关羽说道:“事不宜迟,请皇上下令,我立即前往。”
李翊说道:“孤军在外,粮草物资补给或会迟缓,云长自行主张即可。我这边尽最大力量为你做好后援。”
关羽答应一声,领了诏令,就去点兵。
关羽的离开,意味着苏伊士运河的筹建。李翊的穿越,将苏伊士运河的开凿提前了一千六百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