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至少没有到处找人炫耀自己的战功了,这是一大进步。
关羽看在眼里,稍稍放心,但还是有所不安。
这种不安来自于关羽的儿子关平。
他本来是没有那么好的政治觉悟,这点政治觉悟还是儿子告诉他的。
关平是接受精英教育长大的,是郭鹏自己办教育所教育出来的第一批学生。
他受教育程度远高于关羽,文化水平也远远高于关羽,且长期在帝国政治中央接受熏陶,长期在郭瑾身边办事,就算不是专业搞政治的文官,但是也很有些为人处世的经验。
而且政治嗅觉也是灵敏的。
论及政治,关羽远远不是自家儿子的对手。
关平在政治上的经验和嗅觉绝对可以完爆自家父亲,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毕竟对于一个帝国将军来说,光会打仗,是很要命的事情。
打了一辈子仗也不太懂得如何跟同僚处好关系的关羽这一次在战场上可算是得到了和儿子相处的机会。
但是这一次的相处却并没有跟他所想的那样,是父子重逢的温暖场面。
相反,短暂的温馨之后,关平劈头盖脸的给关羽一顿教育,把关羽说的一愣一愣的。
关平给关羽普及了一些政治常识。
他让关羽这个战场王者、政治青铜好好的了解了一下朝廷的局势。
还有新帝即位之后发起这一场战争的主要原因,以及战争策划阶段,关羽在新帝心中的麻烦程度。
关平能跟在郭瑾身边一起长大,是关平运气好,出生的比较早,一眼被郭鹏相中了,其他人就没那么好的机会。
比如张飞生儿子晚,没赶上那个好机会,没能和郭瑾相处,得到进一步精英教育的机会和接触帝国权力中枢的机会,失去了培养政治眼光的机会。
跟在郭瑾身边,还被授予了未来主管禁军的可能,关平可谓是前途无量,和曹真一起被视作未来魏军当中的重要人物。
而张飞的儿子只能在边关磨炼。
但是郭瑾对关羽那个【麻烦且不好配合】的态度让关平觉得非常不妙。
关平已经结婚且分家,自立门户出来居住了,某种意义上来说,关氏的事情他已经不能过多干预了。
他很清楚,郭瑾不喜欢麻烦且不擅长和同僚打好关系的关羽。
他觉得关羽这样资历深厚却又不好用的老将非常累赘,言语中多有相让这种老将早点荣归故里安心养老的意思。
资历老,战功高,偏偏很有个性且不好用,这样的老将是新帝所不需要的。
只是新帝刚刚登基,威望不足,不好直接对老将下手。
这一战打下来,郭瑾是怀着想要测试一下关羽和张飞这两个老将到底能不能继续用下去的想法,如果可以用,那就继续用,不能用的话,搞不好就要被【荣耀退休】了。
想想曹仁,明白了吗?
关平的点拨让关羽茅塞顿开,关羽瞬间想明白了一些过去想不明白的事情。
进入郭鹏集团时的先天不足和后天自己主观上的一些弱点,让自己和张飞虽然地位高资历深厚,却没有很高的职位。
而与之相对的是比较懂政治且性格随和的于禁和张辽走得远比他远——尽管他的资历更深厚。
这就很能体现问题。
关羽一直以来都秉持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态度,但是这样的态度并不能和同僚搞好关系。
比如安南都护府都护司马懿,关羽就和他的关系比较僵硬,完全处不好。
他听说过一些司马懿的传言,比如司马懿对待上级比较谄媚,不是那么讲原则,所以他就很不喜欢司马懿,对他没什么好脸色。
非必要情况下,他尽量不和司马懿有什么接触和交谈。
两人实在是谈不到一起去。
新帝手下并不缺乏良将,相反,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帝此时此刻比较担心的事情就是这些老资格将领会不会听话。
听话还好说,不听话的话,问题就很大了。
所以张飞闹出事情之后,关平私下里建议关羽,千万不要学张飞,不要跟上去,而要乖乖的跟在赵云身边,做那个吃亏的人。
在军队行列里,只要跟在赵云身后,就一定不会是最后吃亏的人,反而可以笑到最后。
赵云是谁?
新帝的半拉丈人啊。
那么近的关系,那么好的机会,不紧紧跟在赵云身边,难道还要和张飞继续在风沙里厮混吗?
“现在吃亏,到了洛阳就未必吃亏,现在折腾得欢,到了洛阳就未必能继续欢快了。”
关平如此说道。
这让关羽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