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疑兵之计,就把孟获给吓退了。
可如今在位的是刘备,蜀中又有诸多英才相辅佐,诸葛亮就算暂时离开也不是什么问题,于是就主动请命前往,刘备考虑一番之后应允了他的请求,让诸葛亮任意挑选大将兵马。
如此曹魏的三路进攻都不足为虑,刘备又说起了九品中正制,蜀汉也得有自己的人才选拔体制,如此才能长久。
可要效仿九品中正制的话,蜀中却又不足,刘备占领的地盘世家大族不多,想依靠这种办法选拔人才不太现实,继续使用察举制的话又有诸多问题,于是一时难以决定。
这时候沈隆站了出来,建议可以一边使用察举制,一边采取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吏作为补充,这样的话就能为朝廷吸纳到足够的人才。
“九品中正较之察举制虽有进步,然则定品之权仍在世家大户之手,初开始时候或许朝廷还能制约一二,给寒门士子留下几个名额,但世间一长,寒门士子必难出头,清贵显职皆为世家所垄断,如此殊为不智!”刘备出身卑微,蜀中又没有多少世家大族,所以沈隆才敢这么说。
“陛下可定期举办科举,以经史策论选拔文臣,以武艺兵法选拔武将,从中选拔人才委以主簿、县令、主事、裨将、文史等职,然后根据考绩战功升迁罢黜,如此更加公平,且人才选拔之权掌于陛下之手,恩荣皆出自于陛下,天下士子莫不归心。”沈隆将科举的原则讲了一遍,还点明了这种制度对维护皇权的好处。
九品中正制是把选拔人才的权力交到世家大族手中,而科举则是把权力掌握在皇帝手里,这二者谁优谁劣就不用说了吧。
“臣请在各州县设立县学、府学,在成都设立国子监,吸纳青年才俊入学就读;在各地兴建图书馆,藏书其中,不禁借阅,如此我蜀中定当文风兴盛,无人才匮乏之忧;同时亦可将科举一事光传天下,吸引曹魏、东吴寒门士子来投!”先前推广造纸术和印刷术的铺垫已经完成,可以加快知识的传播效率,打破世家大族对学问的垄断了。
所谓世家门阀,始于汉末,而兴于魏晋南北朝,和九品中正制的持续时间的一致的,这段时间也是华夏最为混乱的一个时期,诸多碌碌无为的庸才身居高位,将国家搞得一团糟,对于这样的制度,沈隆当然要驳斥。
刘备听了为之心驰神往,诸葛亮则微微蹙眉,他当然能看出科举对世家大族的影响,实施这般政策必然会让北方士族对蜀汉离心离德,加大将来收复北地的难度,可相较于它的好处,这点麻烦又不算什么了,于是考虑一番表示了赞同。
朝堂之上寒门出身的官员也尽皆同意,余下少数世家子弟也不好反驳,于是此事就此通过。
数月之间,蜀汉要举办科举广纳贤才的消息就传遍了天下,与之一起的还有一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