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大战,哪怕是赢了,善后工作也是千头万绪。宣威军和擒戎军调往契丹方向,剩下的各军要补入兵员,进行整训,与党项的大战不能立刻打起来。趁着这个时候,徐平一边进行战事善后,一边对剩余的三军进行全面整编,等着朝廷与契丹和党项的谈判,同时着手对原来的蕃落地方郡县其地,划分州县。
拿下了天都山,前方都是大漠和草原,一片坦途,不用再受天气因素的制约。等到一切有了结果,春天也就过去了,夏天打起来对徐平更加有利。
作为游牧民族,夏天是他们最重要的生产季节,整个国家的军事实力和动员能力都受到极大影响。而徐平手下是常备军,只要不影响战事,不用理会季节。此消彼长间,徐平手中的大军与党项军力会拉开更大的差距,战事会更加顺利。
而且这种季节上的优势不只是对党项来说,对契丹也是一样的道理。在秋后,契丹可以轻易地在短时间内拉起数十万大军,挥师南下,但在夏天,拉出十万大军来就不容易了。
这是国力上的差距,以前大宋消极防御,没有能力利用这种优势,现在不同了。
要把占住的土地郡县其地,除了具体施政上的难处,还面临着怎么吸引官员来。
宋朝官府做事很有意思,让徐平觉得既熟悉又亲切,有时候又有些哭笑不得。官方做事最常用的办法,是指射或者投状,用徐平前世的话来说,就是招投标。
比如官方所有的场务和酒楼、邸店,交给百姓经营,就会立一个祖额。投状成功的人让你经营几年,每年交给官府不少于这个祖额的钱,剩下的利润就是经营者赚到的钱。历史上熙宁变法之后,还发展出了“实封投状”,也就是暗标。投状时官方不立祖额,参与的民户各自报一个价格,价高者得。因为这样容易产生恶性竞争,让中标的人赔钱甚至有的破产,引起了夺民之利的批评。不过有利于官员政绩,“实封投状”一直不绝。
西北以前为了解决驻军粮草问题,建了不少营田务。这些营田务与王拱辰管下的营田务不同,不是官方经营,同样是交给民户去耕种的,官方跟地主一样收租。百姓怎么去获得这些土地的耕种权呢?同样是招投标的方式,称为指射。
如果说在经济方面用这样一种办法,让徐平觉得熟悉和亲切的话,当把指射延伸到官场上来,有时候就让徐平觉得哭笑不得了。
宋朝官员的管理选任,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级。职在待制以上的侍从、官在卿监以上的两省官以及台谏词臣,其升降悉出圣旨,宰执不得自专。之下的官员,又分为由政事堂除授的堂除,和由审官院和流内铨负责的常调官。
堂除又分为堂选和堂占。概括来讲,就是朝廷认为某些职位特别重要,不能够让审官院和流内铨照本宣科依照旧有成例来任命官员,把权收到政事堂由宰执商量之后除授。这些堂除的职位有具体名录,随着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因为随着时间推移,职位有限,而待阙的官员多,政事堂和审官院对堂除职位的争夺一直不断。比如知州,政事堂和审官院便就多次进行划分,哪些州是堂除,哪些州是常调。
堂除和常调的分野,并不是按照官职的级别和资序来。堂除的标准,概括成四个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