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话,今天也押韵。那么,最大可能是韵脚根本没变。如果变了,那就得“鸠、洲、逑”这些字的韵脚,同时改变成另一个一样的韵脚,这种概率太小了。
这是我推测出的第一条规律,韵脚不变的可能性大。
还有一个演进的特点,比如音乐性。诗歌,最早总是有音乐性的,因其音乐而美,才利于传播记忆。这种音乐美,大致上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节奏美,一种是旋律美。
以《诗经》为例,大多数是四个字一句的,这应该是体现节奏美的。相当于音乐中,以四分音符为一拍,一小节两拍或者四拍的节奏。这种节奏类型,在人类早期是最为普遍和常见的。
人类对音乐的理解和运用,最早是从节奏开始的。在非洲原始部落中,或者在我们云南少数民族的音乐中,节奏是最主要的表达重点。也许他们的旋律很简单,但节奏并不简单。
人类的肉嗓子需要表达的声音的高低,需要长期进化和训练。但人类用手敲击鼓点节奏,这个能力成熟得要早得多。利用节奏来体现声音之美,这是人类早期的共同特点。
四个字一句的诗歌,就利用了节奏感,来提升语言文字的美感。况且,在诗经中,关于国风部分,本来就是民间语言,作者甚至根本不懂文字,只是口语化的节奏表达,加上押韵,就是诗歌了。记录成文字的工作,是朝廷官员的事。
今天,用节奏和韵脚表达语言之美的艺术,最典型的,就是快板书,完全的节奏和押韵,也有让人心潮澎湃的能力。
随着后来文字的发展,或者随着文字读音中,语音语调的丰富,上平去入切的变化,宫商角徵羽的引入,五音成了习惯,就有五言诗的出现和发展了。
五言诗的节奏相对固定,但变化在音调,也就是平仄。这就是旋律性的发展,诗歌的音乐性进入了新的阶段。楚辞中,在四个字的后面加上一个兮字,第五个字,有点如同歌剧中的咏叹调,长长地吟诵,将头仰过去、仰过去,一如鲁迅先生在百草园中的描述。
汉代及魏晋,两种形式的诗歌都有,曹氏父子和建安文学,达到了高潮。
在那个时代,文字的音乐美不仅表现在诗歌上,也表现在文章上。比如汉赋,文字的节奏感丰富,有力的,细腻的,诵读起来,相当有节奏变化的快感。
唐代的五言和七言,基本上包含了两种节奏变化。当然音韵变化,就更规律了。七言律诗,节奏类型是两种类型在一句诗中的集中体现。前四个字与后三个字的诵读节奏是不同的,再加上音韵高低的平仄变化,加上押韵的上口,将诗歌之美发挥到了崭新的高度。
而宋词,简直是文字与音乐结合的最佳典范。它本身就是为歌而作,这是一个历史事件。中国历史以来,文字的神圣性是不可侵犯的,但宋代文人,可以因为音乐性的缘故,让文字从属于第二位。
词牌,就是固定的音乐曲调。包含了节奏和旋律。那么,每一个音乐小节,应该有几个字,应该有哪些读音上的规定,应该有什么轻重缓急,都得服从音乐的需要和规定。
文字从属于音乐,宋代人该是有多么伟大的娱乐精神?
人们对声音的追求,总是跟本身与发展相联系。为什么我说,人类最早对声音美的理解,是从节奏开始的呢?因为人类最早的能力就是这样。
其实探寻人类最早的声音能力,并不复杂。可以从三个方面去找。第一,从婴儿的声音中找。世界上大多数婴儿的第一声,都是相似的啼哭。这种普遍性,肯定也类似我人类早期的原始状态,是本能驱动的。
在婴儿的哭声中,我们可以听到明显的节奏变化,却在音调高低变化中,显得比较单调。
为什么有这种本能的节奏变化呢?因为呼吸和心跳。
我们的心跳,不管人种如何,大致上是相似的。每分钟多少下,每个年龄段大致相同。人在身心正常时期,心跳是60到70下每分钟左右,那么,我们看许多抒情歌曲,它的节奏类型,大概也是这个拍子。
如果要想调动听众情绪,让大家激动起来,就通过节奏,调动到每分钟120次左右,这就是摇滚或者RAP的节奏了,几乎是心跳正常节奏乘以二,这是运动时心跳的节奏。听到这种音乐,你是不是有一种要跳起来蹦的感觉?
用运动的节奏带动你的心态,让你的心跳也跟随这个变化进行,那你就会动起来了。这是迪厅音乐的把戏,也是草莓音乐节的秘密。
当然,这120次每分钟的节奏,几乎是可以唱歌的歌曲的顶点了。这是因为,与呼吸节奏有关。我们一呼一吸之间,大约是每分钟15次,8倍呼吸与2倍心跳重合,大概是大家可以承受的极限。
至于以三分音符为一拍的,或者是以八分音符为一拍的,基本上也可被60整除,大概也是符合这个原理吧。
在强弱强弱的节奏类型中,你会感受到呼吸的方式。这是心跳频率与呼吸频率综合运用的结果。这是指两拍节的歌。在四拍节的歌,是强弱次强弱,与呼吸规律就更为接近了。
如果更快的节奏,虽然你能够激动,但你唱不出来了。
但在一首歌曲中,两种节奏都是需要照顾并且彼此交错的。比如宋词,节奏变换是错落的,可以想象,旋律变换也是复杂的。在这种旋律节奏并重的歌曲中,极大的丰富了美感的层次,如同一桌宴席,每一道风格不同的味觉,递次冲击你的感观,那就是音乐的盛宴了。
当然还有一种音乐形式,就是西方的交响乐,当然还包括中国的复调音乐。这种音乐中,同时出现不同音色、不同旋律和不同节奏,总有一款适合你,并协调性地出现。如果你不会听,你会觉得吵。如果你会欣赏,你会觉得丰富无比。
这就像在人群中听众人说话,你能够听出主题,听出大量语言中的共同意思,你就是最好的听众了。但如果不会分出轻重,理出头绪,你会觉得太杂乱,心情会变得烦。或者在这复杂的声音面前,你完全保守地心理抵抗,会迅速进入昏昏欲睡的状态。
为什么有的人在听交响乐时,会迅速睡眠呢?因为听不懂,就丧失兴趣。但这种声音总体上又是和谐的,它不打扰你的睡眠,还给人某种安全感。如同听着电视的声音入眠。
用食物来形容,交响乐如同重庆火锅,将所有味道,同时递给你,关键看你接不接得住。
节奏是先于音调的,从重要性来说。第二个线索,是在动物的发声规律上找。人类也算是一种哺乳动物,在离我们最近的灵长类动物中,我们发现,它们互通信息的发音,节奏长短变换的丰富性,远远比声调高低丰富得多。
越是变化复杂的声音信号,就包含着越多的内容。而我们的近亲与我们一样,最擅长掌握的,是声音的长短,高低倒在其次。
第三个线索,当然要从原始部落中找。我们在非洲,在南美,近乎原始的部落中,他们的音乐形式中,表现得最为复杂的,还是节奏。我听过一些音像资料,他们可以完全依靠一个某定的旋律,在节奏的变化中,欢乐一个整夜,这是很了不起的能力。
文明越接近古代状态,节奏在音乐中的作用和意义就越大。而旋律的发达,即使在欧洲,也是近几百年的事情。
当然,语言进入歌曲中,最普遍的规律,还有一个,就的押韵。在非洲与南美的部落里,他们的歌曲都有押韵的特点,这与我们相同。可见,这是人类普遍的规律。
节奏的快慢与强弱,与调动呼吸和心跳的频率有关,那么,押韵与单调的整齐程度有关。
人们在歌词的编写中,通过押韵的方式,不仅更容易让人记住,而且在合唱中,可以将某个节拍段的音收在一个稳定一致的韵母里,这是原始人类群居生活的体现。
人类在早期,最大的力量是社会的力量,也就群体和谐组合的力量。因为从个体上来说,人类根本无法与猛兽抗衡,但集体协调配合就不一样了。
这就好比非洲猎狗,它们集体的组合,可以抗衡狮子。
凡是需要群体协调的东西,就必须有大家认可的共同规律,要不然,就没有力量。歌曲是传递感情的东西,这种创造更需要尊崇这个普遍的规律。
想到这里时,我觉得睡意开始了,毕竟非常晚了,我看了看手机,大约凌晨两点多了。小苟没有回他的房间,在我的房间内已经睡着了。好在,我们都是住的标准间。
但是,躺下过后,脑袋里总是浮现出一些画面。火、音乐、舞蹈,最后是月光。
月光下面,有灰白色的人影,飘动着表演,仿佛没有看见我这个观众。我当时并没有感受到恐惧,但感受到疑惑。
是小苟的描述让我印象太深?还是那些鬼怪的神力能够传递到任何听说过它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