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零七章 喝个文化酒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但说的不一样,一个说《石壕吏》,一个说杜甫。

    李茅马上指着小苏说到:“你错了,人家问的诗人,你答诗歌的名称。你知道你高考为什么没考好吗?不是你没知识,而是你没理解题意,对不对?喝酒!”

    哄笑声中,小苏自罚一杯。

    他们紧张地听我第三句,摆出一幅随时准备抢答的姿态。

    “莫愁前路无知己”当我说出这一句时,谁知道他们两人同时说出了下句“天下谁人不识君”。然后,李茅和小苏相视一笑,我们都不管这题是否答对,先三人共饮了一杯,小苏才小声地说:“是高适吧?”

    我点点头,说到:“你知道,他们三人曾经是好朋友,我今天就是要讲讲他们的故事。”

    “李白呢,名气大,出名早,但混得大起大落的,结局不怎么样,有点悬疑的特点,后人老猜测他的死因,至今也没破案。”我之所以采取这种叙述方式,是力图按现代人的审美情趣,来讲好古代的故事。

    “杜甫呢,成就大,没混出多大名堂,如果他不是诗人的话,估计大家连名字都不记得他。但他本人却撑起了一个宏大的诗歌大厦,既是诗圣,又是诗史,古往今来,没第二个了。”

    “高适呢,出名晚,但后来混得不错,这个人诗歌虽然写得没前两位有名气,但政治素质却相当高明,属于人生赢家。”

    当我把这三个人以这种方式介绍完毕后,问题就来了。比如李白究竟是如何死的,杜甫究竟当了多大的官,最穷的时候穷成啥样。当然,问题最多的是高适,这两位,对他的故事不太熟悉,只晓得他是个边塞诗人。

    “李白死的时候,境遇是比较糟糕的,因为永王的事,他吃了官司,后来在同族家里寄居,估计是喝多了酒,死了。妻子不在身边,也没什么朝廷名分,属于结局最差的那种。杜甫嘛,有人叫杜工部,因为他当过工部员外郎,大概相当于科处级干部。有人叫他杜拾遗,相当于厅级了,这是他最大的官了。但是,他贫困的时候,真叫妻离子散、家破人亡。高适就不同,他次次跳槽都成功了,每次政治押宝都胜出,后来当刺史当大官,大概当到国务委员的地步,非常厉害了。”

    我简要地说完三个人的大致情况后,话锋一转,说到“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三个人坎坷的一生中,有一个交集,在那几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吃住在一起,简直是三位好基友,虽然,后来他们境遇不同,但这段历史,却是有实物见证的。”

    “什么实物?今天还见得到吗?”这是李茅的问题。

    “今天在故宫里,还有李白唯一的真迹《上阳台帖》,这可是李白留在今天的唯一的真迹了,当时写这东西时,他们三个人在一起的,这就是见证。”

    小苏此时提了一个搞笑的问题:“上阳台写的帖子,难道,唐代的阳台与我们今天的阳台,有什么不一样吗?”

    我差点喷饭,李茅厉声吼到:“小子!有辱斯文!有辱斯文!罚酒罚酒!”

    “我也知道此阳台不是彼阳台,但是究竟是什么阳台,我要等庄哥解释过后,我才喝酒,罚我认罚,起码得点知识,不错吧?”

    就这样吧,我们也不坚持了。我解释到:“这个阳台,是指当时王屋山,就是愚公移山里面那个王屋山,当时山上有一个道观,叫阳台观。他们三个是在这个道观找仙人去了,结果仙人不在,李白写的这幅字却保留了下来,成为历代珍品。从书法艺术上来说,李白的字与他的老朋友,酒鬼张旭有点像,把字写得像画一样,豪放潇洒中,朴面而来的美感,人人见了,都会有,包括我们这不太懂书法的人,见了也会爱,如同他的诗歌。”

    “张旭我倒是听说过,杜甫写过一首《饮中八仙歌》,前几天读到过,说是张旭爱喝酒,醉酒后的书法,简直是神品,对不对?”李茅果然是做过功课的,这首诗,一般人没怎么细读过。

    “对,在中国书法史上,张旭是草书圣手,他的字今天也看得到。张旭跟李白一样,是个爱酒的人,是个潇洒的性格,当然,张旭的年龄比李白大些,所以在书法上,李白受他的影响也很自然。当然,他们的故事再扯就扯远了,我们还是说说这三个人。”

    我把话题往回扯,看到小苏喝完这杯罚酒后,我继续。

    “这三个人,年龄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境遇一个共同的特长一个共同的爱好,当时他们三个就走到了一起。先说共同的境遇,他们三个都是科举中的失败者。李白靠权贵介绍,好不容易见到皇上,结果只是个御用文人,根本不是李白想像的帝师宰相之类的,再加上这个家伙不守政治规矩,所以被赐金放还,大概属于给两个钱,你跟我走人的地步。这还算好的。高适本来算是出身好的,官宦之家,但也是考试不第,三次科举三次失败,考得他怀疑人生怀疑自我。杜甫呢,更惨了,考了十年,失败十年,他一个人在长安到处求人,最后得一个门卫小官,连自己都养不了,最后回老家时,家里的小女儿都饿死了,故乡迎接他的,是他妻子撕心裂肺的哭声。这是共同的际遇:高考失败者。”

    “共同的特长我知道”小苏主动发言“他们都善于写诗,我说得没错吧?”

    我点点头,听李茅说到:“那么,他们三个共同的爱好是什么呢?”

    “当时,他们三个有共同的爱好,就是找神仙,寻仙丹,追求长生不老之法。”

    我们三人共同碰了一杯。

    “当时李白算是明星,杜甫算是晚辈,毕竟比李白小十一岁,他们从长安出发,两位好兄弟在河南碰上了好客的高适,有酒有菜,搞得两位京城来的很是巴适。”

    “高适当时在河南吗?”李茅问到。

    “对,他当年长安考试失败,先到河北,当时的燕赵之地当个下级军官,也就是他写边塞诗的地方。后来估计前途不太好,就到河南农村当地主了。当然政治上不行,他经济上还算宽裕,毕竟官二代嘛,有底子。他们三人结伴上王屋山找的人呢,也是个名人,叫司马承祯,唐玄宗的时候受到过皇帝的接见,并奉旨在此修行。这个人跟李白有交情,李白此时想拜访他,也是想听听天书、吹吹大牛、看看神圣。这么大的神仙似的人物,能够有机会拜望,当然吸引了杜甫和高适。一众三人向阳台进发,期间好到什么程度?杜甫有诗: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关系好不好?”

    “哥仨好!”小苏又举杯了,我们三个又碰了一下。

    李茅看着我俩,自己笑了起来,眼神和声音中,明显内容复杂。

    “笑什么笑,想什么呢?”我问到。

    “我们三个毕竟没他们三个好,毕竟我们没有同一个被窝。”

    喝了这杯,我把话题一转。“其实,当时的带头大哥,之所以能够吸引下面两兄弟做这种不靠谱的事情,除了他名气大以外,更重要的是,他们有共同点。三个人都没当成官,当然李白毕竟当过翰林,毕竟见过皇帝和杨贵妃,属于见过大场面的,这点,当时杜甫和高适就比不上。”

    “翰林不小了,李白这也是心大。”小苏说到。

    “瞧你那点出息!人家李白是什么志向?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人家是要出将入相,想成帝师的人。”李茅这一说,我看得出,他最近是真下了点功夫的。

    “但是,李白确实不适合当官。在政治上,他任性、糊涂,后来的经历证明,他根本没有起码的政治常识,如果杜甫和高适跟着他混,迟早会被带进沟里,死得还惨些!”

    “他们找那个仙人,那人已经在几年前死了,成了鬼了。两位小跟班也就准备散伙了。我猜想,当年要离开李白,杜甫和高适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对于杜甫来说,太穷,这样流浪折腾下去,老家的妻儿真的是要饿死了,跟这酒疯子浪,耗不起。对于高适来说,他估计发现李白这人,不仅没有当官的政治敏感性,甚至没有当官的理想了。整天想那些长生不老的事,找仙人仙丹之类的东西,说得跟真的一样,怎么样呢?他心目中的仙人,还不是跟常人一样,死了?”

    李茅说到:“我估计,他们当年跟着李白,除了找仙人这事外,估计也是想沾沾李白的豪气。毕竟大明星,身上的人格魅力还是有的。”

    我看了看他,他显示出认真的样子。“李茅,不要跟同姓人帮腔。认真,你就输了。李白这个人,相当自以为是,相当不拘小节,没钱也任性。跟他在一起,混几天新鲜,混久了,你也会疯。整天没正形,搞些玄之又玄的东西。也是这两个家伙无聊,还当真的。你们两个也是,真把我当成国学大师,你们蠢不蠢?”

    他两个终于听明白我话里有话,一齐把凶恶的表情来对我。我以为他们要罚我的酒,谁知道李茅举杯时,对小苏说到:“来,我们两个蠢人干一杯,聪明人,让他自己玩去!”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