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蜂须贺将军有什么难言之隐?”
“阁下作为明朝的锦衣卫,东洋话却讲得如此之好,想必阁下对于日本列岛上的战国纷争有所了解。”蜂须贺说着,把朱辉详详细细打量了一遍。
“有所耳闻,但不知织田权大纳言能否打破二次围网?”说着,朱辉目光炯炯地盯住了蜂须贺。
“不瞒阁下,就在我出征之前,以北国的上杉谦信为盟主,与西国大名毛利辉元遥相呼应,由甲府的武田胜赖、石山本愿寺的显如、丹波的波多野秀治、纪州杂贺众等叛匪,正在对织田权大纳言大人构筑‘二次围网’,明智光秀、荒木村重、原田直政等尾张国大将正要前往大坂征战,如此危难的时刻,织田权大纳言大人接到了堺町众合会的求救信,以天为己任的权大纳言大人,立刻做出了组织援军,支援马尼拉的决定,羽柴筑前守大人亲自招募将士,小西隆佐先生献出自家的钱财作为军费,才有了这支‘基督徒’组成的远征军,如果众合会的情报有误,那么,织田权大纳言大人在自身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还有什么必要派我远征吕宋?”
有关日本战局,早已听郭奕讲过,对羽柴秀吉和织田信长之间的微妙关系,朱辉也洞若观火,无论是小西隆佐还是这位蜂须贺小六,实质上都是羽柴秀吉的家臣,他们的命运完全和足轻出身的猴子连在一起。
猴子作为织田信长麾下的大将,虽足智多谋、战功显赫,立下了汗马功劳,打下小谷城之后,信长却把他的妹妹阿市嫁给了柴田胜家,这让猴子有了很深的危机感,无论是前田利家、明智光秀还是柴田胜家,他们在信长心目中的地位,远远在自己之上。
早在石山本愿寺时,朱辉就曾听说,猴子得到一个能预测未来的国宝,神镜曾经显过灵,织田信长死在熊熊的烈火之中,而猴子却像一轮冉冉初升的太阳,或许正是因为这件事,让猴子有了取而代之的念想,在暗中施展了一系列手段。
目前,如果织田信长在二次围网中失败,被熊熊烈火烧死,那么,猴子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础,其属下的家臣只能成为浪人,在日本列岛再无立锥之地。对“高瞻远瞩”的猴子而言,未雨绸缪要考虑这个万一,朝鲜、琉球距离日本太近,又都是明朝的属国,图之不易,台湾岛距离大陆更近,又有明军驻防,不敢轻易招惹,最终看来,吕宋是他最理想的逃亡之地,更何况此地还有与他遥相呼应的林风。
若是织田信长反“二次围网”成功,可以说日本回归了统一,无论织田氏废天皇、罢幕府,还是自任“征夷大将军”,那么,他将是日本独一无二的霸主,接下来必然是征大明、降印度、一直打到佛郎机,实现“天下布武”的战略,这也是织田氏诸多将领的夙愿。
对织田信长麾下的诸将而言,谁率先在海外拓展了自己的势力,谁将来就是大日本帝国远征军大元帅!
通过马克和露易丝佐证,猴子本希望通过“织田信伊”的帮忙,铲除暗中投靠织田信长的琉球国相马良弼,图谋在琉球建立自己的势力,马良弼虽然被罢免,但织田信伊并没再继续搭理他,他也不再抱什么指望,暗中通过小西隆佐编造一套谎言,并搞定了西门阿尔梅达,让他给佩雷斯大主教传递消息,才派出了这支远征军。
于是,朱辉准备单刀直入,来试探蜂须贺到底有何反应?便矜持地讲道:“作为天朝上邦锦衣卫衙门的特使,有缘来到这天涯海角,与蜂须贺将军萍水相逢,如今我们合兵一处、将和一家,共同对敌,那么,请问我们共同的敌人到底是谁?”
闻听此言,蜂须贺腾的一下站了起来,脸憋得像猪肝一样,气愤地问道:“你们前来马尼拉助战,难道不是为了对付将要征服明朝的Moslem大军吗?如果不是,请问明朝派你到这儿意欲何为?”说着,他像是受到了极大的侮辱,恨不得立刻与朱辉展开决斗。
矜持的朱辉把蜂须贺打量了一遍,从他那副做作的表情中,能看得出一丝的胆怯,于是,便微笑着朝他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不紧不慢地讲道:“请蜂须贺将军息怒,坦诚地说,我和张藩将军都来自九州岛川边郡的秋目浦,林大澳主的城堡被毁之后,大家各奔前程。多年后,我成了明朝锦衣卫,张藩当上了琉球国的前部正印先锋官,我们兄弟二人相约来到吕宋,名义上是为明朝廷剿灭海盗林风,实则暗中帮助林大澳主,不知道这样的身份,在你蜂须贺将军的面前有没有问题?”
蜂须贺听罢面无表情,盘腿坐了下来,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看着朱辉。
四目相对,朱辉此刻的表情也十分严肃,把一直没吭声的张狗儿给看呆了,生怕他们俩打起来而不好收场。
双方足足对视了一刻钟,同时放声大笑了起来,蜂须贺伸出一只手,朱辉把手和他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你们都是秋目浦的后人?”蜂须贺问道。
朱辉点头答道:“不错,这位张藩将军,便是当年三澳主张三官之子,在下姓朱名辉,也是林一官看着长大的,请问蜂须贺将军,你还有什么疑问?”
于是,蜂须贺同时拉住两人的手,激动地讲道:“同心协力,共同效忠羽柴筑前守大人!”
***************************************
(1)关于“织田信伊”的来历,请参考本书第三卷《暗战》,是指郭奕
(2)我们经常听说,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其实不然,除清朝外,中国历朝都是开放的,林则徐不过是清朝看世界的第一人。当然这没有任何贬低林则徐之意,对满清统治的时代,林则徐是我们民族的脊梁,至今令我们仰望。
万历年间的很多大事,证明明朝绝不是后世所修的明史那么不堪,援朝逐倭的三大战争全胜,利玛窦进京传教建立教堂等,得以顺利进行,东西方文明得以交流,在明末,传教士利玛窦的《中国札记》这样记载中国:这里物质生产极大丰富,无所不有,糖比欧洲白,布比欧洲精美……人们衣饰华美,风度翩翩,百姓精神愉快,彬彬有礼,谈吐文雅。
而乾隆时来访的英国使者马戛尔尼则说:华夏遍地都是惊人的贫困,很多人没有衣服穿,军队象叫花子一样破破烂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