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卫国的大夫棘子成说:君子只要具有好的品德就行了,要那些表面的仪式有什么用呢?子贡连忙解释道:真遗憾,大人您竟然这样谈论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本质是文采的内涵,文采是本质的显像,都是同等重要的;去掉了毛的老虎、没有了皮的豹子,就和去掉了毛的狗、没有了皮的羊是一样的。
鲁哀公问有若:当国家遭遇饥荒用度困难的时候,执政者应该怎么办呢?有若回答:为什么不实行彻法,只抽十分之一的田税呢?哀公显得有些无奈,然后说道:现在抽十分之二,我还不够,怎么能实行彻法呢?有若听后回答:如果百姓的用度够,您怎么会不够呢?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够,您怎么又会够呢?
子张向孔子请教:请问夫子,怎样做才能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和辨别是非迷惑的能力呢?孔子告诉他:做人,应该要以忠信为主,使自己的思想符合义的标准,这样做就可以提高道德修养的水平了;爱一个人,就希望他活下去,厌恶起来就恨不得让他马上去死,既让他活,又让他死,这就是迷惑;正如《诗经》中所说的“即使不是嫌贫爱富,也是喜新厌旧”。
齐景公就如何治理国家的问题向孔子请教,孔子答道:做君主的就要有君主的样子,做臣子的就要有臣子的样子,做父亲的就要有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就要有儿子的样子;齐景公听后赞叹道:讲得好呀!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虽然有粮食,我也吃不上呀!孔子说:只听了单方面的供词就可以判决案件,而且能够做到精准无误、令人佩服的,大概只有子路了吧!子路说过的话还没有不算数的时候。在审理诉讼案件时,我和别人的做法也是一样的,但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让诉讼的案件根本就不发生。
子张向孔子请教如何治理政事的问题,孔子告诉他:居于官位的时候不懈怠,执行君令的时候要忠实,这样就算治理好政事了。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用礼来约束自己,这样就可以做到不离经叛道了。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恶处;小人刚好与之相反。季康子向孔子询问治理国家的问题,孔子告诉他:所谓政,就是正的意思,您本人带头走正路,那么还有谁敢不走正道呢?季康子担忧盗窃的问题,向孔子来取经,孔子告诉他:假如您自己不贪图财利,即使奖励盗窃,也没有人会做的。
季康子向孔子询问该如何治理政事的时候说道:如果杀掉无道的人来成全有道的人,这样做合适吗?孔子回答:您治理政事,哪里用得着杀戮的手段呢?只要您时刻想着行善,老百姓自然也会跟着行善了;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风,下位者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必定会跟着摆动的。(季康子是当时鲁国的权臣,基本上掌握着鲁国的大局。)
子张向孔子请教:士应该怎样做,才可以称得上通达呢?孔子问他:你所说的通达是什么意思呢?子张回答:在国君的朝廷里有名望,在大夫的封地里有名声;孔子听后回答:你刚才所说的,只是一些虚假的名声,不能称得上是通达;所谓达,就是需要一个人品质正直,遵从礼义,善于揣摩别人的话语,善于观察别人的脸色,经常想着谦恭待人;这样的人,就可以在国君的朝廷里和大夫的封地里做到通达了;至于有虚假名声的人,只是外表上装出仁的样子,而行动上却正好违背了仁,自己还要以仁人自居,不觉得惭愧;但这样的人,无论是在国君的朝廷里,还是在大夫的封地里,是一定会有名声的。
樊迟陪着孔子在舞雩台上散步,他向孔子请教道:请问夫子,怎样做才能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呢?又怎样做,才能改正自己的邪念,清楚地辨别迷惑呢?孔子回答:你问得这些问题好呀!做人,应该先努力地做好一件事情,然后才会有所收获,这样自然会提高自己的品德,检讨自己的邪念了。人,由于一时的气愤,就忘记了自身的安危,甚至牵连到自己的亲人,这不就是迷惑吗?
樊迟向孔子请教什么是仁,孔子告诉他:爱人就是仁;樊迟又向孔子请教什么是智,孔子回答:了解人就是智;樊迟有些不明白,想请求孔子再解释一下;孔子告诉他: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了。樊迟作揖后,从孔子那里退了出来,见到了子夏,把自己的困惑分享给了他:刚才我见到夫子,向他请教什么是智,他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这是什么意思呀?子夏听后说:这话说得多么深刻呀!舜有天下,在众人之中挑选人才,把皋陶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之中挑选人才,把伊尹选拔出来,不仁的人也被疏远了。
子贡向孔子请教该如何对待朋友的问题,孔子告诉他:对待朋友,要忠诚地劝告,恰当地引导;如果他不听,那就算了,不要自取其辱。曾子说:君子用文章和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来帮助自己培养仁德。
(十三)《子路篇》
《子路篇》一共有30小章,其中有名的句子有:“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父亲为了儿子隐瞒,儿子为了父亲隐瞒”;“平常在家规规矩矩,办事严肃认真,待人忠心诚意”;“说到一定要做到,做事一定要坚持到底”;“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君子安静坦然而不傲慢无礼,小人傲慢无礼而不安静坦然”。这一篇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其中有关于如何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教育思想,个人的道德修养和品格完善,以及“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