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本来大家见这人跪倒在郑诚面前,就都停下来观看。郑诚听这人一说,这才仔细打量这人。这人虽然浑身衣服干净鲜亮了许多,人也不似以前的萎靡不振。脸色也红润了许多,但大样没变。郑诚仔细打量,可不就是前几日才拜别的张柱儿是谁?
郑诚赶忙下马,一把拉起他:“哎呦!你还真是张柱儿!这几日不见,竟真的认不出来了呢!”张柱儿也笑着站起来,不好意思的说:“我也觉得我跟前段时间大不一样啊!那还不都是因为我病好了,精神多了!"说着,哈哈大笑起来。看样子,这张柱儿病好了,性格也开朗了好多。本来这张柱儿就壮实,这会儿看起来更结实了。等叙完旧,郑诚问他:“可是你怎么又回来了?”张柱儿这才告诉他,原来他回到家,妻子儿子都大吃一惊。原来他们村里有人回来,说是听人说张柱儿在剑南道染了瘟疫,怕是活不了了。所以村里人都以为他死了,老婆孩子也以为他早不在人世。这一见面,一家人一下子抱头痛哭。
等妻子问完事情始末,得知救他的是郑诚兄妹二人。再加上张柱儿后来病轻以后经常出来走动,也早听说了郑诚是要往大唐治瘟的。张柱儿还拿出银子交给老婆,说是走时人家郑医生给的。张柱儿的老婆名叫李萍,是一个私塾先生的女儿。知书明理,听完丈夫说的,数落他道;"人家救了你的命,你怎么也不知报答,慌着回来做什么?”张柱儿见老婆数落,不好意思道:“不是这么长时间没见你和喜子,想回来看看你们嘛!再说,大夫说我的病也还要再调理两天才能全好。”说着,又从包里拿出药。见张柱儿这么说,李萍就把药拿去煎了,张柱儿连忙跟去交代,说了他吃饭洗脸都要单独使用用具等等问题。
等调理了两日,张柱儿觉得自己确实已大好。就和妻子商议要来找郑诚他们去帮忙治瘟,李萍一听大喜。本来张柱儿回来那天,李萍就觉得张柱儿该一块儿去报答恩人的大恩,见丈夫还没有彻底好,也就不忍心和他说。听丈夫自己说去,李萍极力赞成。还特意拿出在家给丈夫缝的新衣服穿上,亲自为他整理行装。后来想想,又从丈夫交给他的钱中拿出一些给张柱儿要他到城里买一批马骑上追赶。这张柱儿自己在家洗了个澡,拿着妻子整理好的行装到马市上买了马日夜赶路,终于在这儿赶上了。
等张柱儿说完一切,郑诚算是明白了。原来他是要来和他一起去治瘟。征诚想想,这队伍中多了一个人需要和袁大人商量才是。于是征诚就去和袁滋商量,袁滋心想多这一人吃的用的也没多少。朝廷给的钱还有,再加上这一路感染瘟疫的人那么多,这一行人的命可全在郑诚手里。看郑诚的意思,怕是要留下来。这人得征诚救了他命,一定只想着报答,估计也不会添什么乱子。何不做个顺水人情呢?”袁滋想了想就答应了。
这张柱儿一路上倒是非常勤快,脏活累活抢着干。特别是吃饭住店的时候,抢着把大伙儿都伺候得舒舒服服的。对郑诚兄妹,更是像个仆人似的,时时处处尽心照料。弄得兄妹俩都不好意思,郑诚说不让他这样,张柱儿却说不让他这样就是不让他跟着来了。弄得郑诚没法,只好由着他了。郑婉开玩笑说:“哥哥,你看你每天跟个大爷似的,这感觉不错嘛!"郑诚立马板着脸纠正道:“人家是感谢我们才这样的,千万别真当人家是仆人哦!”郑婉吐了吐舌头道:“好的,知道了,下次再也不敢了!”其实郑婉什么时候也没敢把张柱儿当做仆人看,更像是一个家人,和哥哥一样的,这话郑婉却不便和哥哥说。
一行人越往剑南道走,一路遇上的染疫人越多。郑诚不得不时不时地停下来给路人治病,又会耽误行程。弄得袁滋心急如焚。一方面向朝廷交旨时间已到,另一方面也需要尽快向朝廷禀报灾情。单靠着郑诚一人小打小闹怎么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瘟疫问题,须尽快上报朝廷。由朝廷出面,集中人力物力。动员全国官员百姓,才能彻底打赢治瘟这场仗啊。
一天晚上吃过晚饭,袁滋去找郑诚商量能不能加快行程。听袁滋一说,郑诚忙向袁滋道歉道:“请恕我一时考虑不周,不如袁大人考虑得长,以至于耽误了行程。那从明日起,我们加紧赶路。赶快回京禀报,让朝廷出面,大面积治瘟!”当晚二人便商定从明日起,日夜兼程赶路,赶快回京。
<!--div netbsp;mgt12"></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