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凉心热,眼前是青山绿草,小桥流水人家。
脑海中是一句话:何为天下
乔峰长身而立,如山岳而矗。
沉默,沉默了很久很久,乔峰开口道:“天下既天下,天下人的天下,黎民百姓的天下”
粗衣麻布,乔三槐屹立于风中,山中,渺小无比,可便是这渺小的人又道出了一句令乔峰振聋发聩的问语:“即是黎民百姓的天下,可黎明百姓又何曾有一日安宁”
乔峰低下头,摇头:“战乱频频,烽烟四起,天下从未有安宁过。”
乔三槐冷瞥乔峰一眼,又问:“如何可安天下可换天下百姓太平安乐”
乔峰低头沉默。
乔三槐继续道:“天下是宋人的是辽人的是西夏人的是大理人的是吐蕃的人,但唯独不是一家一姓一国之人的,你可明白”
乔峰如石柱而立,沉默了半晌,才慢慢道:“我明白了。”
乔三槐继续问:“你明白了什么”
乔峰面无表情,但神色无匹肃穆道:“我明白父亲为何为我刻上狼图腾了,我明白父亲刚才这句话的意思了。”
乔三槐言语简洁,道:“说,为何”
乔峰道:“父亲希望我以天下黎明百姓为己任,而不是以一家一姓一国而重担。”
乔三槐握着烟杆子并不言语。
乔峰面上动容,眼睛放光,继续道:“所谓天下黎明百姓不止是大宋百姓还包裹大辽、西夏、吐蕃、大理等天下诸国百姓,这些黎民百姓加起来才算得上完整的天下,父亲希望我以他们的利益为己任,为天下众生谋福祉。”
乔三槐还是没有言语,但刻板冷肃苍老的面庞上已留下了泪。
虽流泪,人却如长松而立,神情僵硬。
他仅道了一句:“你欲如何”
乔峰道:“还天下太平。”他深深吸了口气,望着远山,望着远方,喃喃自语道:“争权夺利烽烟四起才是天下未定,黎明百姓受苦受难的原因,唯有一统山河社稷,平定天下,黎民百姓方有安居乐业,天下才有天平之日,父亲,孩儿已经明白你言语意思了。
乔三槐默默望着乔峰,忽然在乔峰猝不及防之下斜跪下。
跪倒在这片战乱四起的苍凉大地之上。
泪已经成河,涌出流出。
乔峰欲伸手扶起父亲,但手僵硬在半空中,终究没有了动作,他看得出父亲是高兴而不是悲伤,一个人若将自身多年来的心事发泄出来后,如何不高兴呢
乔峰望着远方,望着天下。
曾经他看见了前路,但因契丹人身份他发现前路一片黑暗。
一盏灯,一盏灯再一次帮他照亮了前路,这一次他比以前看得更加清楚看得更加明白,此时他默默的跪倒在父亲身后,望着眼前这位因生活而佝偻了身躯但却并未因生活而压倒信念与意志的男人,乔峰重重一叹:“宋人如何契丹人又如何若得天下太平,我乔峰遗臭万年亦在所不惜。”
风更冷,心却火热。
两道身影,一老一少,互相搀扶,走在崎岖山道上。
山道虽崎岖,但总有走完的时候。
天下虽烽烟四起,但总有一日也将平定。
十里春风,鸟儿在春风拂面下来到了函谷关,闯入了聋哑谷,落在了墨倾池的手中,出现在王语嫣面前。
时间已是四月初一了。
打开信件,墨倾池面上流露出无匹灿烂的笑容,明亮的房间更明亮了。墨倾池即笑有叹,将信件递给了疑惑的王语嫣,轻声叹道:“若普天之下多几个乔峰,又何须我这般无聊行径。”
信件,用粗宣纸写上的信。
但字体工整,带着一股超尘脱俗气息。
上面记叙着乔峰在少室山下发生的点点滴滴,一字不漏都记录在宣纸上,出现在墨倾池手中。
特别是乔峰和乔三槐在祭拜那无字碑时的言语,一字不漏都记录下来,墨倾池也因此长叹,面上流露出佩服神色。
读毕,王语嫣亦收敛面上笑意,神色郑重肃穆,她抬头望着墨倾池,神色凝重,问:“你知道信上写了什么吗”
倒酒,喝酒,墨倾池优雅平静道:“知道,乔峰按照我的计划行事,知道了自己是汉人而不是契丹人。”
王语嫣冷笑,眼带讥讽:“难道你真以为乔峰不知道自己是契丹人你真以为乔峰没有半点怀疑”
墨倾池微微一笑,嘴角勾起一抹玩味。
他站起身,双手撑着桌子,靠近王语嫣,距离一尺时停下,问道:“他怀疑又如何他不怀疑又如何我只需要达成我的计划就可以了,至于其他我可不做奢求。”
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