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亥点头道:“先生言之有理。对了,若是如此说来,恒范先生和藏霸将军那里岂非会吃上大亏?”鲁肃深吸一口气道:“桓范那小子自有分寸,而且生性冷静又足智多谋,又不是要他真的破城,所以我们不必为他担心。”
顿了顿,又道:“荀攸还未来得及赶到淮阴城便已经被我军困住,所以淮阴城和淮安城是不同的,淮阴城的守将未必能想得到用铁钩来对付我们,我不愿意强攻墙头,是不希望有不必要的损失,哼,要攻占墙头,未必只有一种方法。”
管亥闻言,双眼亮了起来,嘿嘿笑道:“难道先生想用投石车?”鲁肃含笑点头。
刘辟却在一旁摇头道:“先生,这么做似乎不妥,要知道淮阴城墙高大,我们的投石车似乎无法把石头抛高······”
鲁肃微笑道:“刘辟将军看来对我青州军的投石车不甚了了,要知道,在我青州,投石车的种类很多,除了一般的投石车之外,我军还有高空投石车和破门投石车两种。前者更分为火油高空投石车和碎石高空投石车两种,作用不同。”刘辟听得目瞪口呆,没有想到青州军的投石车居然种类繁多,他只知道青州军在豫州开始围剿黄巾军的时候曾经用过的一种投石车,威力惊人。却没有想到自己见到的仅仅是冰山一角。微不足道。
鲁肃看着城头,眼中精芒闪动,冷哼道:“敌人显然也知道我军很多地进攻防护四。把城墙修地很高,但是却太小看我军了,算他们便宜,若是淮阴城周围有小山,我定要让他们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众人面面相觑,不明白鲁肃的意思,只有廖化这深知青州军每支军队底细的人才明白鲁肃的意思,身躯一震道:“先生说的莫非是可以把玩长兄管事若无物、如履平地的“飞翼战术”?”
鲁肃点头道:“元俭,你说的一点都不错,当初甄宓小姐被俘。主上手下的特种精英就是用这种东西,瞬间之内攻破了敌人的庄园。”
众人当然不知道什么是“飞翼”战术。更想不到这种战术是令人像鸟一样在天空掠过,叫敌人神不知鬼不觉中被击败。鲁肃哪会向众人解释?心道这套战术现在用不上也好。将来在进行汉中和益州征讨战的时候再用,才能发挥其最大的功用。
蜀道多山地,正是用滑翔的方式攻城略地的最好时机。
鲁肃不再多说,下命令攻城士兵改变作战方式。
几声鼓点过后,正在不断缓缓向前的青州盾牌兵立时停了下来,宛若雕像。淮阴城城头地曹军莫名其妙,不明白青州军又在弄什么玄虚,乐进等人也觉得奇怪。
此时,青州军后面的机械攻城部队向前移动。
乐进等人极目望去,发现了青州军地举动,夏侯杰盯着正在向城门方向移动地破门投石车,沉声道:“这就是青州军的投石车吧,没有想到这般巨大。”乐进冷笑道:“鲁肃真是欺人太甚,居然这等藐视我等,哼,我这便调弓箭手过来,对他们进行射杀。”
曹纯却阻止道:“万万不可,青州军地那些盾牌兵还没有退去,对我们虎视眈眈,若是他们的身后真的是强弓硬弩,我们与之对射绝对会吃亏的,而且这些攻城器械上面本来就带着可以为士兵遮挡的盾牌。我们的弓箭未必会起什么作用。”乐进闻言一愣,旋即惊醒道:“曹纯将军言之有理,是我失误了,若是如此,我军最好的办法便是等待他们近城边用滚木擂石对付了,只是我们未必能够攻击到那么远的地方。”
众人纷纷点头,一片愁眉不展。
曹纯却突然道:“对了,我军不是也曾经防止过青州军的投石车吗,现在城中还有,不妨调到城头来进行防御,岂非可以远程攻击?对方的攻城器械巨大,掉转起来分外不灵活,定可杀他们个措手不及。”众人闻言大喜,知道这绝对是个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好方法,连忙派士兵调集投石车上城。
与此同时,青州军的高空投石车也缓缓上来,这些高空投石车看样子很像一般工程用的塔楼,但是顶部却是另有玄机,乐进等人当然看不出这东西有什么用处。青州军得这种高空投石车石青州大发明家马钧呕心沥血地杰作,把投石车举到高处地塔楼本身结构坚固,故此可以把投石车牢牢的稳固在上空。
塔楼上面的投石车使用纯钢制成的,造价极高,但是因为设计合理,而且短小精悍,又因为材料优质,所以不但坚固耐用,并且射程很远,而且重量不是很大。
这种设计最优越的地方就是把守城一方的制高权优势完全剥夺了。使用这种高空投石车的一方,完全可以站在比城墙更高的地方和守城方进行对射。并且它的高度是可以根据城墙的高度在安装的时候随意调节的。
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因为高空作战,所以投石车所需要的石球无法及时运到高空。不过这个问题也已经被马钧解决了,这种高空投石车的塔楼部分一个用锁链连接的机关轴承,事先在机关轴承近地面的一端放上一块被青州军精心打磨的石球,当上面的投石车向外投射石球的时候,所产生的反作用力便作用到机关轴承上,这机关轴承便利用这股外力把下面的石球迅速地托运上高空,以备下一轮攻击时用,然后机关轴承下落,青州军再放上一块石球。当然,仅这股外力还不足以把那石球送上高空,这塔楼上还有一个类似于后世汽车方向盘的东西连接着运送石球的机关轴承,只不过非常巨大,需要五名青州军一起转动,直到石球真正到达指定高度为止,这样,便可以确保石球运送百分之百成功。
因为是两股外力同时作用,所以十分省力。由此可以想象,一台这样的投石车造价之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