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罗兰-艾默里奇执导的灾难电影《2012》第一部时长48秒的官方teaser放出,立刻风靡互联网。
2亿美元投资砸出来的特效不是盖的,逼真的天崩地裂世界毁灭场面震撼了所有看到预告片的人。
每个看完预告片的人心里都冒出同样的想法:这特效,后无来者不敢说,在灾难片里前无古人基本没有异议。
于是,“电影《2012》什么时候上映”很快成了热门搜索,可以说,就“让观众想到电影院看电影”这个目的来讲,第一部官方teaser十分成功。
国内。
作为电影第二大投资方,有道旗下的智为微博当仁不让地全力为电影造势,大v、营销号、热搜榜齐上阵,只用一天,就把国人对电影的期待感吊得足足的。
然后,与国外不同,国内网民对预告片的关注很快从特效场景转移到两个中国演员身上。
两个演员一男一女,都是30左右岁的年纪,在国内演艺圈原本介于三线四线之间,都属于那种长相出众但不够有特点,拍戏很认真很拼、有演戏天赋有签约公司有戏拍但制片人不认、电视台不认、观众不认识的那种觉得眼熟但叫不上名字的演员。
就是这两个人,在总长48秒的《2012》teaser里,有一个约0.6秒的镜头,镜头里,两人穿着印着中文的工作装,站在背后挂着中文标语、巨大得让人叹为观止的工厂里。
就是这0.6秒的镜头,让两人的名字一夜之间杀上热搜榜。
网友们的问题各不相同——
——“他(她)俩是谁?”
——“他(她)俩不是《xxxx》里的谁谁谁,和《xxxxx》里的谁谁谁吗?”
——“他(她)俩在电影里出演什么角色?”
不怪国内网友们好奇,大家虽然叫不出两人的名字,但因为看过两人出演配角的电影和电视剧,所以知道两人是国内演员没错,不是美国人从唐人街随便找的亚洲面孔群演。
确定这一点,那么问题就来了:“他(她)俩为什么会出现在《2012》这种级别的美国大制作里?”
要知道,以正式演员身份进组在《2012》这种好莱坞大片里露脸,对国内很多一线演员来说都是极有吸引力且求而不得的。
原因很简单,当下这个世界的秩序是由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主导的。
同一篇论文,发在欧美主流刊物上和发在国内刊物上的含金量和荣誉截然不同。
同一部电影,在欧美国家的电影节上获奖和在国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响力和名气霄壤之别。
不止学术和文艺界,任何领域任何个体,在被西方世界认可后都出奇一致地摇身一变身价暴涨。
不只中国,整个亚洲所有国家都存在这种现象。拿演艺圈来说,亚洲各国都是国内顶级大咖才有进军好莱坞的资格,反过来,如果某人走狗屎运,被好莱坞某个大导演看中参演大制作,就算只是拿不到奖的配角,回国也铁定咖位蹿升,片约不断,一切只因为一个可笑可悲的认知:“美国人都请他(她)演电影了,那他(她)一定是我们国家最优秀的。”
回到《2012》的预告片上。
但凡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无论teaser还是trailer,都是导演和剧组极为重视的前期宣传手段,越是大导演大制作越是如此。
因此,电影里可能有无用镜头,但把两小时压缩到一两分钟的teaser和trailer里绝对每一秒都是精华,每一秒都是导演最得意、最有深意的镜头。
所以,虽然两个中国演员在teaser里只出现不到一秒钟,但别忘了,整个teaser总长也不过48秒,再减去片头片尾那几秒,预告片的真正长度其实只有40秒。
又不是友情客串的巨星,哪个导演会把无关轻重的酱油龙套剪辑进只有40秒的预告片里?更何况那个镜头里没有男女主角同框,完全是以两个中国演员为镜头中心。
综上种种,只有一个理由可以解释,那就是这两人戏份不轻,而且背景很硬,硬到只有40多秒的预告片,导演都要把两人的镜头加进去。
很显然,凭两人的名气不足以获得这样的优待,那么就只剩下资本的力量能做到了。
很快,两人的“背景”被网友挖出来了——有道影视传媒签约艺人!
没了!!
既没有金主男朋友,也没有牛逼到“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部分搜索结果未予显示”的家人。
两人所有的背景,能跟他们参演《2012》联系上的背景,就只是是有道影视传媒的签约艺人。
随后,因为话题大爆,一些圈内人士也被引出来用马甲或者匿名发帖——据xxx说,这两人是有道影视传媒成立后签的第一批艺人,而两人能够参演《2012》,则是因为跟廖蓼关系好。
廖蓼?!
帖子一出,一些人觉得这个名字很眼熟,就是一时想不起是谁。
紧接着,经后面的跟帖提醒,大家想起来了: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