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而糜竺,本就对陶谦没有好感,否则,他得知消息之后,早就派人把此事告诉陶谦,也不用来到曹营了。曹操和陶谦的战斗,糜竺不想参与进来,他只想给糜竺寻找后路,这才是糜竺真正要做的事。
“子仲,你看我军粮草如何”
“仓廪库足,以我观之,足够百万大军之用。”
糜竺是谁,徐州巨富,以他的家财,要搞到这么点的粮草,分分钟的事情。曹操当然知道糜竺根本不在意,但是,他只要让糜竺知道自己的实力就够了,其他的,曹操不会在意。
“哈哈”
曹操大笑一声,随后诚恳的看着糜竺道:“子仲,我军士兵强过徐州,粮草充足,徐州必亡。子仲是否想过,日后如何我曹操向来看重人才,子仲乃我生平所敬仰的人之一,子仲若肯投效于我,某必厚之”
曹操此刻也没有遮掩,很直白的向糜竺伸出橄榄树。
先前,曹操看重的是糜家的亿万家财,有了糜家的支持,曹操争霸天下就有了基础。然而,经过刚才的一番试探,糜竺的胆色和见识让曹操越发的满意,对于曹操而言,糜竺是个人才。所以,如果能够得到糜竺的真心投靠,曹操就更开心了。虽然程昱挟持糜竺家人的方法也可行,却不如糜竺真心投靠强。
当然,糜竺如果真的不愿意投靠,那曹操也只能用程昱的计谋,用强来解决了。
“明公,如今兖州与徐州开战,若是某投效于你,必定为天下人所耻笑。故此,还望明公能给某些许时间,考虑一番。”
曹操听了糜竺的话,也没有多想,毕竟他现在和陶谦在战斗,糜竺投靠他,就会背负背主小人的骂名。而且,曹操也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想让糜竺立马就投靠他,也是不可能的事,如果糜竺是这样的人,曹操也不敢收。然而,曹操却是不知道,糜竺根本就没有投靠他的想法。曹操为人霸勇,行事果决,不适合糜竺,或者说是不适合糜家。糜家最主要的是有钱,而曹操这样的人,有时候会为了完成自己的大业,而做出某种选择。比如曹操没钱了,那么曹操就会找有钱人下手。况且,糜竺也知道,他除了有点钱之外,才能根本就不强,他必须找个仁义的人,才能生存的下去。
“哈哈,子仲所言在理,是某心急了。某已经为子仲设下筵席,你我定要畅饮一番,不醉不归。”
回到曹操的大帐,里面已经摆好案桌,曹操在正中央,而在曹操距离几尺的位置,则是给糜竺留的位置。在下来两边,则分别是曹操的文武官员,待曹操坐下之后,众人也纷纷落座,好酒好菜一一端了上来。
“明公,这是我家大人让我带来的文书,还请明公一览。”
其实,求和信不过是个形式,无论是陶谦,抑或是糜竺,都知道曹操不可能退兵。糜竺也没有力劝曹操的意思,只是把陶谦的仇和信给了曹操,就不再搭理了。曹操看到糜竺的举止,更是觉得陶谦和糜竺貌合心离,对他招揽糜竺大有好处。
陶谦信中的意思也不过是些屁话,也就是说些他上次进攻兖州不是他的本意,而是被袁术给威胁的。有什么证据当然,袁术自领徐州伯,在秦汉之后主要是以二十爵位来称呼。徐州伯有多少在夏朝之时,设下五等爵位,分别是公、侯、伯、子、男,徐州伯的意思就相当于徐州伯爵。在当今的天下,都没有人敢用这种圣贤人的爵位称呼,袁术却是敢这样自称,可见他的野心之大。所以,陶谦被袁术给威胁的说法也是合情合理。
但是,别忘记了,袁术自领徐州伯,是在进攻兖州失利之后的事。两者根本没有半点的关系,陶谦能够说到一起,简直是扯淡。当然,无论是陶谦还是曹操,根本都不会在意信中说的什么。
陶谦派出使者带来求和信,就是随便弄个借口都没关系。关键的问题是,曹操是否会退兵。如果曹操愿意退兵,就算陶谦的借口是他上次梦游,无意中下的命令,曹操也会退兵;如果曹操没有退兵的打算,天大的理由也没有用。陶谦用袁术来当挡箭牌,只不过是让自己的脸面好过一些而已。
而曹操,也根本不可能退兵,所以在看了陶谦的求和信之后,就随意的扔到了一边。再看看糜竺,脸上带着微笑,根本没有恼怒曹操的举动,曹操这样的举动无疑是在打陶谦的脸。糜竺作为使节,按理来说是与有荣焉。而糜竺却没有丝毫的反应,要么就是糜竺能够隐忍,曹操看不出糜竺的脸色;要么就是糜竺根本不在乎曹操的举动,而经过多个方面的结合,显然糜竺是后者。
这也只能说明糜竺和陶谦的间隙很严重,他曹操的机会也就更大了。
“子仲,来,你我同饮此杯”
“甚善”
大帐之中觥杯交错,气氛极其融洽。曹操麾下的文武官员,也一一向糜竺敬酒,糜竺也是来者不拒,倒也是气定神闲,看起来,糜竺的酒量倒是不错。最后,大家都在微醉的状态下,宴席愉快的结束了。
在曹营之中呆了两三天,曹操都设宴款待,最后,糜竺提出要前往冀州,没有时间耽误,曹操这才停止设宴。糜竺前往冀州的理由也很充分,那就是看到冀州有商机,糜竺作为一名富商,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而在糜竺的马车离开好一阵之后,有士兵前来向曹操汇报,糜竺确实是前往冀州的方向,曹操这才放下心来,不再派人盯视糜竺。
不过,曹操不知道的是,糜竺此番行程,却是碰到他所需要的明主,而曹操更是被糜竺给抛之脑后。要是曹操知道这一点,也不知道是否会懊恼。
“夏侯渊听令,我与你五千骑兵,一万步兵,往滕县直击下邳。”
“末将听令”
“曹仁听令,你率一万先锋营,直击彭城,勿要打出我军气势,让陶谦老儿知晓我兖州士兵的厉害。”
“末将遵命”
随着曹操的命令下达,十万大军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北海郡西接泰山,与泰山仅有数里之隔。而北海,则是孔子的后人孔融当家,虽然孔融有些迂腐,在他的治理之下,北海郡倒也是安平。青州时常有黄巾作乱,在孔融的治下北海,却是跟风最少的,不得不说,这也是孔融治理的功劳。
而在临近北海郡的泰山之上,有一股黄巾势力。当初黑袍人联合青州黄巾,想要趁势而起,大部分的青州黄巾渠帅都跟随黑袍人走了,唯有这泰山上的这股黄巾势力并没有跟随。
这股泰山黄巾的头领名为管亥,是跟随张角起义的第一批人。
管亥在朝廷大军的征讨下,一直能够活到今天,也是他为人机灵。虽然当初黑袍人来的时候许下了诸多的好处,管亥却是丝毫不为所动。第一个,就是管亥察觉到黑袍人不怀好意,管亥不敢跟随;第二个,则是管亥这家伙比较现实,黑袍人说了这么多好处,只是一个大饼,要自己去拼杀才能得到,所以,管亥拒绝了。当然,如果当初黑袍人能够先拿出一点好处给管亥,那么,管亥说不定就答应了。
而在某一天,管亥所占据的山头,有一些人出现在这里。作为这里的当家人,管亥很快就知道了,不过,在得知来人之后,管亥热情的把对方请上山。
若是有徐州的人在此,可以知道,被管亥请上山的人,竟然是陶谦的都尉张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