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来,四十多年过去了,剧辛年老,由于燕武成王家族的排挤而没有继续得到重用。当他重新得到了燕王喜的赏识时,也已经七十多岁了。
燕王喜十二年,见赵国屡困于秦国,又逼走廉颇,以庞煖代将。燕王喜以为有机可乘,问剧辛能不能攻打赵国剧辛凭借着自己当年与庞煖作朋友时的印象,对庞煖做出了评价,他认为庞煖是“易与”的,也就是很容易打发的人。
于是,燕国即以老剧辛为帅,伺机进袭赵国。结果剧辛轻敌,率军冒进,被赵军统帅庞煖击败,剧辛被俘杀,燕军损兵二万。
勉强来说,是什么方面都算得上二流的人物,但是真正说起来,除了政治方面,其他都不怎么靠谱。
不过,作为招贤令所吸引的几个大能之一,再怎么也不会太差的。
“太湖四杰植入身份为孙恩麾下。”
“杨幺植入身份为汪直麾下。”
“高元植入身份为高句丽氏族勇士。”
“渊盖苏文植入身份为北扶余勇士。”
“周罗睺植入身份为江南乡人。”
“沈法兴植入身份为东海海贼。”
“卫满出现在朝鲜半岛。”
“秦开、剧辛出现在辽东地区。”
“那个,什么叫北扶余和前面说的夫概那个扶余不一样吗”鲍鸿疑惑道,“而且燕国的将领怎么跑到辽东去了辽东、朝鲜半岛那边也是燕国的领土”
“北扶余是一个曾位于东北的古老汉族国家,由解慕漱创建。”系统解释道,“按照地理位置来说,夫概那个一般也有称为东扶余的,不过比较少,而北扶余的说法则比较普及。”
扶余国最早在史书出现的地方是史记,在卫满朝鲜于公元前107年被灭国时就已存在。后来在解夫娄时,宰相阿兰弗假借“天帝”的话而篡位,解夫娄东迁。为分辨这两个扶余,史书一般称前者为“北扶余”,东迁后的为“东扶余”。
所谓北扶余国乃是解慕漱经过6年的征战于公元前239年建立的政权。公元前195年解慕漱传位给他的儿子慕漱离。慕漱离在位期间,北扶余延续扩张领土。公元前170年,慕漱离去世后,其子高奚斯成为北扶余第三任君主。高奚斯继续了其前辈的扩张政策。公元前121年,高奚斯去世后,其长子高于娄继位直到公元前86年。
公元前86年,高于娄的兄弟解夫娄继承北扶余王位。解夫娄执政不到一年,高豆莫就与他争权。解夫娄败给高豆莫后,逃到迦叶原,建立了东扶余。高豆莫成为北扶余第五代君主后,改名北扶余为卒本扶余。高豆莫死后,高无胥继位。继位后将卒本扶余改名为高句丽。
“貌似最后还是高句丽灭了扶余来着”系统补充道。
按照理论上来说,扶余王子因与其他王子不和,逃离扶余国到卒本扶余,建立高句丽。到494年东扶余国被高句丽灭国,正是这个高句丽。
“莫名其妙”鲍鸿表示自己完全没听懂,“你爱咋样咋样,我也懒得去研究历史了,到时候与他们交界再说吧。说不定还没等与他们交界,他们就已经被其他人碾压了呢”
“那再说你另外的问题”系统继续说道,“燕国是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国,在中国北方东北地区建立政权,也就是在今天的北京、河北北部、辽宁西部一带。于公元前7世纪灭掉蓟国,建都蓟。燕国是中国历史上的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华北的一个诸侯国。但建国以后与中原各地来往甚少。”
西周初年燕国封域的具体情况不详,据琉璃河遗址挖掘出的铭器铭文可知,最初统领有六邦的土地和民众。
燕国自建国以后较长时间内与中原各地来往甚少,文化较中原落后,在春秋初年的外族入侵中更是险些亡国。前7世纪时,山戎先后南下攻伐郑、燕、齐等国,燕桓侯时被迫迁都临易以躲避山戎的侵扰。燕庄公时山戎对燕国大规模侵略,庄公不敌,向齐国求援。凭借齐国“尊王攘夷“的军事帮助才得以避免亡国的厄运。齐桓公为救燕出兵伐山戎,“北伐山戎,刜令支,斩孤竹而南归“。齐桓公在伐山戎时,同时把孤竹、令支也灭了。
战国初期燕国的疆域大约包括今河北省的北部和今山西省的东北一角。全境东北和东胡接界,西和中山、赵接界,南边靠海,并和齐接界。燕昭王时,随著国力的强大,疆域也大为拓展。占领了中山北境一带,今唐县、望都一线成为燕国的南境。战国策燕策一苏秦将为从北说燕文公记载:燕国“东有朝鲜、辽东,北有林胡、楼烦,西有云中、九原,南有滹沱,易水“。置有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
“”鲍鸿也是无言以对,系统说的振振有词,鲍鸿这个学渣完全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只能够说是系统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喽。
“话说回来,系统你这样子,真的不会爆出武侠吗”鲍鸿疑惑道,“如果不算武侠的话,孙恩、汪直他们一伙人仅仅是海贼,想要攻打日本简直就是瞎扯淡啊”
“虽然你说日本现在是在那什么女王的统治下,局面并不是非常稳定,但是相对来说也不会这么不靠谱吧被你这样的海盗队伍就给攻破了,那日本人也就不用混了啊”
“多稀罕”系统笑道,“说的好像现在的日本有的混的样子。要不是航海技术本身就不适合大军转运,拿下日本简直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这方面来说,作为官方根本没考虑过这个问题,剩下会航海跑过去的就是追求蓬莱三岛的方士和海盗喽。”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