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得。早期的诸侯王国大者列郡数十,小的也有数郡,皆由诸侯王自治其国,汉廷仅为之置太傅而已,其余丞相、内史、中尉、御史大夫之类皆王自置。经过七国之乱和汉武帝下推恩令、汉成帝绥和元年改制,诸王仅得食本国租税,不得预国政。
尽废内史、御史大夫、郎中令、廷尉、宗正、太仆等与汉朝设置相同的官称,改丞相为相,治事如郡太守,令中尉治事如郡都尉。自此,王国与列郡无异。东汉王国制度与西汉后期一致,国与郡等,唯改太守为相、都尉为中尉,另置傅领王府事。
然而刘辩的这个王爵却是不下于当初高祖皇帝时期的王爵权势。之所以给他这个权势,不是说要他做什么,或者说不怕他造反等等,纯粹是政治需要。
因为第二条就是冉闵为幽州太守,兼领北平国相。渔阳侯,号武悼天王。号为天王,实为侯爵。
这两条命令结合起来,明眼人就能看出其中的奥妙,就差直说把幽州交给冉闵了,甚至这个权限比所谓的州牧都要大。
虽然说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说法还没有提出来,但是要说这些人不会玩这套可那就太看不起他们了,权臣的这一套追溯到更久远的年代那都有人玩过。
而这个意思很明显就是让冉闵做这个权臣,去通过掌控刘辩来达到拥有独立权限的目的。
这个蛋糕之大,可谓是骇人听闻,也难怪冉闵要挖空心思给汉室背书了。
刘辩是什么人?那是实实在在的刘宏嫡长子。虽然说灵帝不喜欢刘辩,而喜欢王美人所生的皇子刘协。群臣奏请灵帝立皇太子时,灵帝认为刘辩行为轻佻,没有帝王的威仪,不适合做皇帝,想立皇子刘协为太子,但因何皇后在宫中受宠,而且何皇后的兄长何进任大将军并在朝中位高权重,故立太子之事久拖不决。
问题是这都不是事,真到了那个时候,刘宏死了,还不是何进直接上去就把皇位继承下来了?
哪怕是到了地方上,刘姓宗室都可以说有继承权,嫡长子还能因为在地方上就剥夺了继承权?
当然,反过来也要看冉闵有没有这个能力了。傀儡质子都给你送去了,你要不能做到某些程度,那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了。
更何况还给所谓的王爵开放了各种权限,这可比所谓的州牧+假节还要牛叉。
要说这个作为凶险不凶险?是凶险的!
但是要说是不是一定是有害而无益?却是不一定的。
当年一道推恩令就把这个问题都搞定了,现在的局势更复杂,如果能够通过政治手段就解决眼下面临的问题,暂时把战乱的局面稳定下来也是一个办法。
把汉室的名声挽回过来,凭借汉室的积累还不能慢慢收拾他们了?
至于刘辩的问题,也有千金买马骨的意思在里面,反正这个儿子他也不怎么喜欢。
再则也算是最后那层底线还守住了,毕竟高祖那个异姓不得封王的规矩还是不破的好。
真要能这么搞,对于其他反王来说也是一条出路。毕竟大家一起反汉室,天然上就是盟友。与之相比,把他们都拉到汉室的旗帜之下,那么就由更多的可操作的余地了。
以上就是这段时间一来的沉寂发酵出来的东西,一时之间可谓是天下大哗,评说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