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阎锡山第一次指挥大兵团作战 ,在得到了参谋部的通报和前线赤塔方面集结的军队之后,他就知道,这一战的关键,其实并不在于攻下赤塔,关键在于消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如果把120万大军都给消灭了,即便赤塔放在那里,也是胜利的果实,随口就吃下了。如果没有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对方实力犹存,即便花费巨大的代价,占据了赤塔,还是要老老实实的还回去,因为保不住。
从一开始,阎锡山的计划之中,就是利用俄罗斯对于装甲力量的一无所知,布置了这么一个看起来毫无道理,却有很大实现可能的陷阱。
欧战爆发之后,西北就注意陆军的提升,中国是陆地大国,陆军的重要性,远超过其他的兵种, 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又有了足够的政府优势的,从某个意义上面说的,陆军的拨款和数量,一直都是最大的。在这段时间之中,西北除了主要增加摩步化,用机动车取代军人的两双腿,用装甲力量来突破对方的防御。
由于杨元钊的存在,西北的发动机方面冠绝整个世界,其他的还在低档次,50马力以下的汽油机慢慢的摸索的时候,西北已经发展成为汽油机,高空煤油,柴油机,等一系列的发动机,最大的功率也达到了让人震惊500马力左右,这样的发动机,或许不如后世1500马力的大型柴油机,却也比一战时候其他国家的强大的多,一战英法两国的所谓坦克,动力都不会超过100马力,在战场上面的时速是个位数,充其量是冷兵器时代,冲车的加强版,依靠着厚厚的装甲,抵御轻武器的攻击,等到它运动到战壕的前方,战斗也就胜利了。
也就是初次见到这种武器的德国人没办法应对,真的让杨元钊看到的话,有太多的方法解决这些坦克,防护在坦克的要素之中,并不是最重要的,火力和速度.是更加重要的要素,再怎么坚硬的装甲又不是的战舰装甲,真的装上战舰庄家,它就跑不起来,只有让速度和火力相结合,才够发挥出坦克的最大功效。
摩步化,用机械的力量代替普通的人力和挽马。有更强的机动性,一些装甲力量的使用,也会丰富作战。跟1911年,那种最初级的装甲相比,西北 已经发展出来了一系列的装甲,30吨左右的中型坦克,20吨左右的轻型坦克的,履带式的重型装甲车,轮式轻型装甲车为体系的一大堆的装甲车辆,目前,无法普及下来,每个师平均60辆,其中10辆中型,15辆轻型,15辆履带装甲车和20辆轮式装甲车。
西北曾经做过演习,在重兵把守的前提下,利用这些装甲车辆,冲击同样是西北防护水准的阵地的时候,有着巨大的效果,火炮能够命中的,毕竟是少数,即便是中型的30吨的玩意,在通过阵地战壕的速度也超过了45公里每小时,在这样的高速之下,火炮很难的命中。
不过,有攻就有守,坦克壕也随之出现了,在阵地的前沿,挖掘一定数量的坦克壕,可以有效的防止装甲力量的冲击,装甲车毕竟不是战列舰,不可能把钢铁和护甲全部的放上去,对付一般的轻武器和步兵类的武器还可以,但是对付的火炮等重型武器,就不行了。
杨元钊好几次都想要把单兵火箭筒,这些东西给拿出来,后来,暂时放放吧,现在成建制,有效的装甲力量,只有西北拥有的,弄出来这些,不就是提醒对手 们了么。
阎锡山的战术其实很简单,说白了,有些类似于二战德国闪电战的作战方法,把撞击力量集中了来使用,用迂回包抄,冲断重兵集群至今的联系,然后把重兵集团分割包围之后,等后续的步兵上来,战斗就会结束。
战术非常的简单,说白了,就是欺负的俄罗斯不懂装甲作战,现在,前线的情报显示,俄罗斯已经上当了,最少有30个小组的侦查员进入到了预设区域,最开始只有2个,后来陆续增多,在一览无遗的荒漠之中,哪怕是一个侦察小组,都是特别醒目,这一片区域,每天都有侦察机在高空飞过,几乎算是全程的监控,信息的不对等性,在俄罗斯人自以为抓住了西北的破绽的时候,这边也在稳坐钓鱼台,等大量俄军深入到了这个预设的区域之后,一场盛宴就会开启。
(未完待续。)
ps:第一章送到,另外一章会稍稍晚一点,过年事多,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