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独特的环境,让他易守难攻,历史上面的几次攻打南京的战役,比如靖难时期,朱棣攻击南京,明末南京攻防,还有几十年前,太平天国起义的时候,南京攻防战。特别是太平天国时期,最后的攻防战,几乎是杀的尸山血海的,南京无愧为雄城,抵挡住了湘军的连续攻击,最终孤立无援之下,被攻破了。
可是冷兵器时代,或者是在热武器初期的攻防战,跟现在的,又完全不同,时代进步了,战法进步了,革命党没有意识到危险,他们花在江防上面的精力,都比南京多的多,守卫在南京的5个步兵军,其中的两个在江防上面,另外的两个,距离南京城大概有十几公里左右,在南京和江防中间,只有一个常备军在南京,
如果一切的计划都顺利的话,化整为零的10几万人加上特战旅和伞兵狮,差不多就是17万左右,会把南京围得水泄不通的,到时候,整个南京唾手可得。
革命党丝毫不知道,他们这边还没有行动的时候,通过情报局,就已经知道了他们准备的行动,所动用的兵力,甚至西北已经想好了反制的措施,准备一举把他们拿下,在没有占据进攻通道的时候,直接中央开花,擒拿住他们领导机构,打掉南京,也算是20世纪初,另类的不对称战争吧。
着急的阎锡山去调集军队,杨元钊则留在了参谋部,看着参谋们制定的方案,他连连点头,不过看着看着,他感觉到了一个疑惑,那就是,这个战略是为了先发制敌的,第三军会用最短的时间调动起来,用斩首的方法。干掉革命党的高层,以结束整个战争。
这无疑是最简单的方法,也是耗费最少的方法,但是有一点。合理性上,有些欠缺,当杨元钊把这个问题提出来的时候,冯玉祥,蒋百里和张孝淮都皱起了眉头。
他们是军人。一般考虑问题做事情的时候,往往会从军事的角度来考虑,这样的预案,在一定程度上面,很不错,是最省力,耗费最少的方案,可是合理性上面,还真的值得商榷,即便取胜了。未来也会值得诟病,你说你得到了革命党准备动手的消息,可是最终先动手的却是你,当时都会出现问题,更何况无数年之后。
军事永远是政治的延续,西北要统一中国,要建立起一个真正强大的,合理的国家,有时候,这个合理性就不得不考虑。当然了,这是在耗费差不多,不会因为这所谓的合理性,而影响到全局或者损伤太大的情况下。
三个人都是军事大家。之前只是没有考虑到,这个方案是非常出色的,即便要加入合理性的问题,也只是时间上面的调整,本身,第三军化整为零。前往南京的时候,都会有一个装备的问题,现在,不过是在装备上面,加入了潜伏的时间,西北在南京方面的布置,远远超过革命党的想象,有些布置,甚至还是在革命党占据政权之前,由杨元钊就布置下来的,后面逐步的加深而已,把时间拖到革命党对节点城市动手一天之后,这样更加合理一点,哪怕是无法解释第三军到底如何的越过了革命党的层层防御,直接的冲到南京城下,并且一举的斩首成功,只从时间上面,就足以证明西北是被动的反击。
大方向定下来了,接下来,就是逐步完善,这些自然有底下的参谋来完成,而一个机要秘书则拿着命令去找阎锡山,作为指挥官,他必须要知道参谋部这边的意图,否则,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话,那就麻烦大了。
阎锡山确实是着急,人还没有赶回去,电话就首先打回去了,红色的警报声,在第三军的营地之中响了起来。本就是黄色预警,所有的休假全部取消,双港值班的第三军,如同一个醒来的巨兽一样,士兵们迅速的坐起身来,收拾个人物品,作战物资,行李,帐篷,还有个人的枪支弹药之类的,全部都按照一定的规程,打包完毕。
后勤部队,也打开了第三军的军火库,这个兴建于地下,平日里防护的密不透风的弹药库,厚厚的大门开启,新配备的155新式重炮,足够120个基数的弹药,还有各种其他设施,一门门的大炮,被拖出了库房,然后用挂钩拉在了汽车之上,第三军还没有彻底的结束摩步化的改造,却也拥有1000辆以上的汽车。
西北军跟其他的部队的一个显著不同就是,后勤物资除了枪支弹药之外,还有包括 军用粮...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