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长120毫米,直径5毫米的圆柱形钢材试样水平地悬挂在两根金属细丝上,细丝的两端分别连接着晶体换能器的激振级和拾振级,再往外则是信号发生器、信号放大器、示波器、频率计等各种试验设备。..
林芳华和师妹何瑜站在实验台前,一丝不苟地进行着试验前的调试。林芳华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脸上满是倦意,如果仔细观察,可以看到她的手有些微微地颤抖,那是长时间连续工作之后的疲劳所致。
她们正在做的,是金属材料的减振性能测试。这种测试的方法称为弯曲共振法,其原理是先由信号发生器产生出一个与试样固有振动频率相同的振动信号,激发试样的共振。然后再关闭振源,记录试样振幅的自由衰减曲线。试样的振幅衰减得越快,就明材料的内耗越强,其减振性能越好。
寻找一种减振性能良好的钢材,是这一次研发乙烯压缩机驱动用工业汽轮机项目的关键一环。工业汽轮机的叶片要承受长期、高速的运转,叶片材料的减振性能是影响叶片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如果叶片减振性能差,在运转时就容易发生高频振动,导致汽轮的噪音过大,同时叶片也易因疲劳而发生断裂。
叶片材料的研究,是由华青大的安子轩教授承担的,林芳华是安子轩的助手,担负着检索资料以及进行后期材料测试的工作。按照安子轩原来的估计,他们大约需要用一年的时间来完成所有的工作,拿出一种符合减振性能要求的钢材。但在得知林振华被停职的消息后,林芳华主动请缨,扬言三个月之内一定拿出适用的材料。
林芳华如此发狠是有其原因的,她知道,她无法在社会关系或者政治方面帮上哥哥的忙,她唯一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技术来帮助哥哥。大乙烯是林振华牵头搞起来的项目,这个项目如果失败了,那些往林振华身上泼脏水的人就更有话可了。反之,如果这个项目成功了,林振华则会成为引领自主创新的功臣,所有想攻击他的人,都要重新掂量一下他在中央领导心目中的份量了。
从那时起,林芳华就把自己的铺盖卷搬到了资料室里,资料室的资料员们知道她是林振华的妹妹,自然也不好阻拦。林芳华每天早上从食堂里买回来四个大馒头作为一天的食物,然后便不再出门,埋头在资料室里翻阅那些沾满灰尘的苏联材料。
没有人知道林芳华在那些日子里每天睡几个时,资料员们只知道她几乎是拿咖啡当白开水喝,这使得她的神经一直都是处于高度亢奋状态的。
短短一个半月的时间,林芳华就消化掉了数以吨计的苏联实验资料,掌握了苏联在研制减振材料方面的经验。结合自己在美国留期间所的知识,林芳华提出了减振合金材料的研制思路。
仅仅有了思路还是不够的,减振合金的减振性能如何,还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林芳华开出了一张长长的实验清单,请炼钢厂按照不同的配方和不同的热处理工艺生产出各种试样,然后便在实验室里一个试样一个试样地进行着测试。
安子轩给林芳华派来了几名助手,分别是华青大的博士生和硕士生。这些助手们能够帮助林芳华做材料的测试工作,但对于实验数据的分析,还需要林芳华亲自来完成。她要根据每一种配方的测试结果,来修正自己的理论,进而提出新的配方。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考验的是分析人员的理底以及资料积累的程度。
同样没有人记得林芳华在实验室里到底呆了多长时间,只知道记录实验结果的绘图纸已经堆满了几个档案柜。负责工业汽轮机总体设计的张逸华来过几次,看到实验的结果,不由得欣喜万分,因为林芳华拿出来的几种材料,已经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符合他所提出的要求了。
可是林芳华并未就此罢手,她曾在文献中到过,美国的一家实验室曾经研究出一种名为ntalloy的减振合金,其减振性能在目前人们所知的各种合金材料中名列前茅。林芳华的目标是要搞出一种比ntalloy更好的材料,让汉华的工业汽轮机叶片性能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瑜,准备好没有?”
“师姐,准备好了。”
“开始吧。”
“好的。”
信号发生器打开了,何瑜熟练地调节着发生器的旋钮,使信号发生器产生出不同频率的信号。试样开始只是轻微地有些振动,忽然间,振动变得激烈起来,这明当前的振动频率恰好与试样的固有振动频率一致,试样产生了同频共振。
“关掉振源,开始记录振幅衰减。”林芳华下令道。
一条振荡曲线出现在光线记录示波器的屏幕上,它的形状就像一个钢笔尖,头上很宽,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