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规格的兵器。
而且根据这柄剑上锈迹的程度,还有那几行篆字,基本可以断定,这应该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东西
阿枝小心翼翼地取下了尸体身上的百纳袋,那百纳袋上面绣着一个很大很大的“道”字。她打开百纳袋的封口,伸手从里面拿出来一件玉器来,是块岫玉。这种玉在现今的古玩行市里,通常都是用来仿造和田玉的,它跟和田玉长得极像,但是质地和硬度要比和田玉差上好多。那块玉是的上面,雕着金鸾图腾,造型古朴,虽然雕得很粗糙,但是却非常生动。那只金鸾神兽,仿佛呼之欲出一般。
随后她又从那百纳袋中,拿出了一部竹简书来。我接过竹简,把它平铺在地上,借着手电筒的光线,细细地查看了起来。
这部竹简上的文字,并不是东夷族的文字,而是东周时期的大篆金文。
这种由象形文字演变而来的大篆,一直延续到秦朝。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的政策,才改为小篆。
竹简的开头,写着一小行字,虽然有些模糊,但是还能看清,好像是这部书的名字,叫《楚王陵指归校笺》
保罗跟那几个越南人也都凑了过来,保罗笑了笑说:“这个年代的竹简,在美国绝对能卖出个好价钱。之前我们在南海出土的一部汉代竹简,一现世就卖出了好价钱。而这部竹简,应该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所以价钱肯定能番上几番。看来这次不管怎么说,都没有白跑一趟。”
他说这句话的时候,两眼放光。巴颂摇晃着肥胖的身体,也略显兴奋。
我看着保罗,心想这个洋毛子竟然连这个都懂,看来这几年他们没少挖掘我们老祖宗的东西。
我没有理会他,继续向下看。
原来这部竹简上的内容,是有关一座陵墓修建的方案。而这上面所说的,那个“楚王”难道就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君王吗?
我接着向下看,发现这上面写的,是一个有关海底墓葬的工程方案,而且内容十分详细,连砖瓦的规格都标注得很清楚,具体的位置,按照现在的地图来看,差不多就在东海附近。这书上说,陵寝是修建在海底的一座珊瑚废墟之中,而且有关墓室大小,耳室与主墓室间的距离,还有一些通道路径,也都说的十分详细。
但是最离奇的还不是这些,最让人困惑的是,这座海底墓室的入口,根据书上给出的提示,竟然是一只体型巨大的鲸鱼。
难道他们把墓建在了鱼的体内???
这些先秦篆书,虽然我能看懂个大概,但是有些地方还是写得晦涩难懂。我越过那些部分,挑了一些我能看明白的地方,继续读了起来。
书后面的内容,全是一些歌功颂德的文字,应该是这个所谓楚王的功绩。我没有理会,直接跳到了书的末尾。
竹简的末尾,写得很有意思,看上去应该是几篇出游的笔记。但是大多数的字迹实在是太过模糊了,我只能看懂一部分。
其中有一篇笔记,记述得是那个楚王出征东海的经历。